“大善”!嘉靖当即高兴的回道。果然还是严嵩最听话,最能实现他的所有意图,不像那个夏言,几乎每一次涉及到重要官员人事任命,都会撸起袖子与他争上一番,每次都弄得他难以下台,好像他夏言才是皇帝一样。

实现了自己的意图后,朱厚熜不要脸的行为又一次体现出来了,只见他接着说道:“光你推荐可不行啊,惟中,凡事得按朝廷的规矩来办,你们内阁先商议一下,确定几个人选了报上来,下月初一准备廷议吧”。嘉靖这个时候突然谦虚了,这个时候突然讲制度了,不搞独裁了。

“微臣遵旨,回去后就与许阁老、张阁老商议一下工部尚书的继任人选”。严嵩连忙跪下高呼,心中知道顾璘出任工部尚书已成定局,在心中大骂道:“呸!!!真是不要脸!当了裱子还要立牌坊!明明是你自己选出的人选,现在我按着你的意思推荐了,你给我说要按规矩办事”。

当然了,这种诽谤嘉靖的话,他也只敢在心中暗暗诽谤那么一下下,仅此而已。

“惟中,翰林院修撰张成的任命,如今你们内阁商议清楚了没有?什么时候发出任命文书”?紧接着嘉靖又好似突然想起来一般,继续问道。

怎么又涉及到张成的任命了,这牛头不对马嘴的问题,将严嵩搞得是一愣一愣的,不过他反应的也挺快。

只见他略微思量了几息便回答道:“回禀陛下,年前陛下的条子一到内阁,微臣第一时间便举荐翰林院修撰张成出任扬州知府兼市舶司提举一职,只是吏部那边一直未能......”。严嵩故意欲言又止,生生打住了。

身为一个政治家兼阴谋家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打击政敌的机会,严嵩突然发现这是一个打击许赞的机会,决定挖一个大坑来坑一把许阁老,于是连忙说道。

“未能什么?嘉靖见严嵩欲言又止的模样,脾气瞬间上来了,厉声问道。

因台上的那位主,喜欢反的来,严嵩若是在皇帝面前弹劾许赞说他的坏话,反而会适得其反,于是严嵩开始说反话:“吏部许阁老那边公务繁忙,又在内阁身兼两职,此时正值多事之秋实在无法抽身去关注一个四品知府的任命,所以此事直到今日仍旧未能下发调令”。严嵩小心的说道,话里话外暗藏杀机。

“微臣这就回内阁去催促一下许阁老,请他务必尽快督促吏部将张成外放的任命发出”。严嵩说话绵里藏针,这是要将许阁老是往死里坑啊。

“繁忙什么?他一个普通阁臣,又不需出票拟,诺达个吏部难不成就他许赞一个人不成?一个区区四品知府的任命,难不成还需要他这个吏部尚书亲力亲为不成”?嘉靖一听此话瞬间面色拉了下来,厉声朝着严嵩说道。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严嵩装作被吓到了,连忙跪下叩头。

紧接着又继续把许赞往死里坑,继续为许赞说着好话,只见他说道:“许阁老体察百官,勤于政事,事必躬亲,所以慢点也在所难免的”。严嵩继续埋雷说道:“还请陛下放心,微臣回去后一定尽快催促吏部将张成的任命发出”。

严嵩这一番绵里藏针的话到了嘉靖的耳朵里,那就变成了另外一番滋味,所谓的“体察百官,到了朱厚熜的耳中就变成了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所谓的勤于政事,事必躬亲到了朱厚熜的耳中后,又变成了臣子专权、擅权。所谓的“催促”到了朱厚熜耳边就变成了吏部独立了,无法无天,不受内阁的管辖了,连内阁下发的文书都可以无视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多米小说【duomi166.com】第一时间更新《回到明朝做皇父》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抗日之军武系统

抗日之军武系统

最爱吃肉的鱼
《抗日之军武系统》林睿因为替战友当子弹,穿越到了1937年抗日时期,在这个时代他利用系统奖励的武器,杀的日伪军屁滚尿流
历史 连载 329万字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挥剑斩云梦
历史 连载 659万字
鹰视狼顾

鹰视狼顾

张通明
这个世界,有门阀世家,有藩镇割据,有虎视眈眈的异族!穿越成大周禁军武官的叶明盛,还没来得及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就要为被逼参与到党争阴谋中,畏罪自杀的原主擦屁股……尽管最初只是想要一生荣华富贵,但是奈何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下,他也能只能与人委以虚蛇,在生死之间,死中求活!
历史 连载 55万字
东晋北府一丘八

东晋北府一丘八

指云笑天道1
历史的车轮滚过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中原大地迎来了百年未遇的和平,人们都以为盛世即将来临,可谁都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场汉人永远也不愿面对的千年恶梦。永嘉丧乱,五胡乱华,中原大地,虎狼横行,异族蛮王,率兽食人!北方的汉人,被不停地杀戮,华夏的儿女,在血泊中哀号。不甘为奴的汉人举族南下,在江东之地重建东晋,自祖逖起,百年来汉家军队六出江南,九伐中原,可惜功亏一篑,多少志士,徒望两京兴叹,巍巍青山,何处不
历史 连载 1729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9万字
庆余年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历史 连载 5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