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愍皇帝,庙号神宗!”
他们两个人可能不懂,还在小心的用笤帚继续清理石碑上面的泥土,可是我这两天看了不少关于明朝建文帝和李自成的生平事迹,这时我一眼就认了出来,这是建文帝死后,朱元璋的驸马梅殷为其发丧时使用的追号。
看来当年这位以仁治国,信奉儒家君子之道的苦命皇帝,真的没有死在那场大火中,只是奇怪了,传说中他不是在江南一带出家为僧吗?怎么会跑到塞外这冰天雪地的苦寒之所?
不过我相信,这些问题只要解读了面前的这座石碑,一切的答案应该都会在这其中。
在确定了这座石碑的主人之后,我马上叮嘱他俩要小心仔细,千万不要弄坏了石碑,顺便我把知道的一些关于这位皇帝的生平,告诉了他们两个。
这位小皇帝当年继位的时候刚二十多岁,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大儿子家的第二个小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孙子,朱元璋原本打算将皇帝的位置传给他爹的,结果他爹才三十多岁就死了,最后也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把皇位传给了他。
这位年轻的小皇帝书生气十足,是个文雅的君子,他衷心向往的是实行理想的仁政,在这一点上跟他爹很像,而不像他的爷爷。
他爷爷朱元璋那是刀山火海过来的,是打出来的江山,要是他们爷俩这性格,那就没有大明朝了,谁知道他怎么想的会把皇位传给这小子,没给他三叔燕王。
后来,这小皇帝也不知道抽什么疯,竟然听了身边文官的话,开始往回收封地,还撤了好几个王爷,这一下子惹祸了,因为最后还有一个燕王呢!
这可是个跟他爷爷一样的主,能打能杀,本来他三叔对老皇上将皇位给了这个侄子就不服,这下子可算是找到借口了,一面应付朝廷一面招兵买马,人都全了以后,就找了个借口起兵造反了。
说到这里,感觉有点口干,就停了下来,到大坑旁边拿起了地上的水喝了一口,他俩一看我过来喝水,也跟着走了过来,在铺着干草的地上坐下,打算也喝点水休息一下,顺便听我给他们讲故事。
喝完水坐好,还没等我说,老婆就先发问了:“他三叔找什么借口了?你说这古代也真是乱套啊,都是一家人谁当皇上不一样啊,要是每一代都不争不抢的,那咱们国家现在可能比美国厉害多了,传的时间长啊,也不打仗啥的,肯定老有钱了。”说完还自认为很有道理的点了点头。
我也懒得去跟他解释,激烈的争抢对于一个皇朝传递的意义了,继续讲到:“还能找什么借口啊,就是说这个小皇帝岁数小,老听身边奸臣小人的话,我这个当叔叔的不能让他们把我侄子带坏了呀,既然他自己不听话,不收拾这些人,那我这个当叔叔的就得自己动手了呗。”
听我说到这里老婆呸了一下,发表意见说:“真不要脸,明明就是自己想当皇帝,都带兵造反了,还说是替皇帝管教身边的人,你说皇上还轮得到他管啊?他以为他是谁啊?太上皇啊?什么玩意儿!”
“好好听着吧,人家都是几百年前的事了,你跟着操什么心啊,再说了,人家燕王除了太残暴以外,其实比他更适合当这个皇帝,太仁慈君子,性格软弱的人还真就不适合管理国家。”我替燕王打抱不平道。
“嗯!这点我认为姐夫说的对,当皇上真的是不够强硬不行,如果老这样,时间长了都不用外人来打,自己手下的人都压不住,容易谋朝篡位。”志阳听我替燕王说话,也替我补充起来。
让他俩这么一打断,都忘记我刚才说到什么地方了,想了下我刚才说到哪里后,这才接着讲到:“这小皇上就是个纸上谈兵的主,身边看重的那些文官也都是一个德行,整天满嘴的之乎者也,孔孟之道,坚持以德服人,根本就整不过他三叔,半道上那些将军啥的都不用打,看见燕王来了直接就投降了。
后来他这位三叔带着兵一直打到了首都的门外,还没等开打呢,里面就出来两个人,直接带着手下把城门给打开了,燕王一路没什么阻挡就来到皇宫了,不过燕王来到皇宫的时候,宫里有个偏殿着火了,火灭了以后找到几个尸体,宫里人都说这就是小皇上和他的亲信,看到燕王带兵攻入城门,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就绝望的放火自绝以谢天下了。”
“这个我知道!”老婆听我讲到小皇上被大火烧死了,着急的喊道:“这个我知道,那小皇上根本就没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魔女,火球与蒸汽邪神》《为小说原住民预告天灾》《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赤心巡天》《你不许再亲我啦[快穿]》《穿到古埃及饲养法老》《了了》《神职奶爸》《剑阁闻铃》《剑阁闻铃》
多米小说【duomi166.com】第一时间更新《命悬九鼎》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