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小说【duomi166.com】第一时间更新《命悬九鼎》最新章节。
“这怎么可能做到?”朱棣不敢置信的问。
朱允炆摆了摆手说:“没有什么不可能的,等你坐稳皇位,只要你下旨,天下禁言关于我的一切事由,如有违者连坐。
在修改史书,将太祖皇帝的在位时间延长四年,然后接连你登基后的年号,就这样从史书上将我抹除,几年之后就不会在有人记得,还有我这么一位只坐了四年江山的皇帝。”
朱棣深深的佩服他的心思细腻,已将此事安排的如此合理,不再纠缠在这个问题之上,继续问道:“那以后你有什么打算,就这样隐藏于幕后吗?”
“不会!”朱允炆立即回到:“我手下有能人为我改变面貌,我会用另一个身份,关明正大的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光明正大的率人出海寻找九鼎的下落。
另外,还有一件事要与你相商,在你母亲的故乡草原,我找到了铁木真埋葬之地的线索,这件事我思前想后,只有你亲自处理才最是稳妥,具体怎么去做,我不会干涉,以后我只负责海外,草原之事就交由你来处理。”
朱棣一惊:“你说什么?你找到了铁木真下葬之地的线索?太好了等我安顿好一切,立即率人亲征蒙古,希望早日找到他的墓葬。”说完还兴奋的站起身来,在地上走来走去。
朱允炆一看,就知道他以为那铁木真的墓葬唾手可得,不过也没有点破,假意道:“那小侄就恭祝你早日找到,以期四婶的病尽快痊愈。”
朱棣听后,没有多想,又与朱允炆商定了诸多事宜,才各自离开密室,吩咐手下众人各行其职。
就这样经过了三年的时间,天下已不再动荡不堪,相反的百姓富足,国泰民安,这三年皇帝的身边也出现了一个红人,那就是马和。
这马和小名三宝,又被叫做三保,据说是云南昆阳宝山乡知代村人。听闻他有姐妹四人,有一年的冬天,朝廷军队进攻云南,那时马和年仅十岁,被军中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
在靖难之变中,马和在河北郑州,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朱棣在南京亲笔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用以表彰他的战功,后人史称“郑和”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朱棣对郑和十分信赖,后来又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
可是却没人知道这郑和就是上一任皇帝,建文帝。
这三年朱棣听从朱允炆的安排,倾全国巧匠之力制造大船,为出海做准备,表面上是安排郑和出使海外诸国,进行贸易经济方面的交流,实际上到底为何,知道的人却寥寥无几,三年的准备就这样完成了,就等选个吉日出海远行。
直到我为他们两人将碑文讲解到这里,回过神才发现时间已经到了下午,又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为了不让家里人惦记,我们只能将剩下的碑文匆匆看了一下,就开始将石碑从新放倒,再次掩埋等明天我们再过来继续研究。
那石碑上刻画的剩余记载,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的惊人了,只是记录了朱允炆率众七下西洋的种种见闻,还有就是燕王朱棣登基以后,先后五次御驾亲征蒙古,以求找到铁木真的埋骨之地,不过就碑文的记载,朱棣直到最后病死在归途也还是没有找到,这位一代天骄的寝陵,但这是真是假,就不得而知了。
我们没有在细细的逐字研读,只是对最后记述的两件事留心了一下,一个是这朱允炆,真的从西洋寻到了一个鼎,后来被它藏在了钥匙的旁边,这钥匙的旁边是哪里?我们从碑文之上没有找到任何的线索。
只是知道自从朱允炆从西洋带回一只九鼎以后,就一直命人在这白山黑水之间寻找着钥匙,还叫朱棣下令,将这极北偏僻的女真部落收归手下,以防止给自己寻找钥匙,带来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可这钥匙是什么,碑文上面没有详细的记录,不过据我们猜测,这里面说的钥匙,应该就是九鼎之中那个发光的圆球。
就这样直到最后老死,这位为了九鼎诈死的一代君王,也是没有将九鼎凑齐。另外就是这石碑之下,根本就不是建文帝的埋骨之所,这里有的只是这一座石碑,记录了朱允炆生平的石碑,这座石碑是他故意留下的,因为他没有寻到完整的九鼎,心中有很大的遗憾,可又不想把这件事告诉其他人,所以在临终之前想出来了这个办法。
记录自己的生平,还有九鼎的秘密都刻在了石碑之上,埋在这荒山野岭之中静待有缘人,如果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都能被人发现,那么就真的证明这是天意了,还是要有人将九鼎的故事继续流传下去。
还有就是碑文的最后写道,在这石碑的下面,朱允炆还留下了几样小东西,算是留给后来人的几个信物,几个纪念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多米小说】地址:duomi166.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