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前一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多米小说duomi166.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三百七十五章:国丧
随着李泉之死传扬开来,敦亲王世子偶染风寒卧床不起的消息也随之传遍了大街小巷。相较于那位名不见经传的王府大夫,人们还是愿意将言辞放到世子爷的身上。李世子一病病了半个月,而关于他的流言就传了半个月。
在此期间,唯有九月九文成帝青灵寺登高祭祖一事,让他们津津乐道了一天,然后人们发现还是谈论世子爷有点意思。
直到九月十六日,一道六百里加急的公文从绝谷送到了明堂之上,皎城上方的万里晴空在那一瞬间黯然失色。
历经了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寒门老太师,在弦月敌军的一次夜袭中,提枪策马斩杀了数十敌军之后,倒在了那片他守护了一生的国土上。
明堂之上,年轻的君王握着奏报的十指用力到青筋暴起骨结泛白,那双一向坚毅的眼眸里一瞬间泛起了泪花,泪水顺着苍白的脸一路而下,滴在前进那栩栩如生的龙眼上。
满朝文武从震惊中清醒过来,哗啦啦地跪倒了一大片,泪水也不禁夺眶而出。他们之中,有曾经受过老太师指点的朝中老臣,有倾慕敬仰老太师为人的年轻后辈,而更多的人,则是在担心。
那个老人倒下了,谁还能收住绝谷,谁还能抵挡住弦月的铁骑呢?
泪水模糊了年轻君王的视线,他的目光慢慢地扫过满殿跪着的文武百官,脑海中回想着的,是老人和蔼的笑容与亲切的声音。他抬起明黄的袖袍,用力地将眸中的眼泪擦掉,“将太师以国丧敛葬,追封为忠勇候,在全国各城修建忠勇庙。”
君王竭力地控制着自己的语气,可钻骨嗜肤的伤痛还是令他的声音出现了颤抖,“令蒋言接替老太师大元帅一职,统领绝谷所有的兵马。”
一日之间,皎城所有勾栏瓦肆茶楼酒馆不闻乐声,人们自觉换上素服麻衣,聚集到寒府门前为老人戴孝。可寒府的那扇门却是一直紧闭着的。
直到九月二十日,以元致远为首的王孙公子们护送着老太师的遗骸入了都城,君王亲自到城下相迎,扶柩痛哭,引得皎城民众跟着落泪。灵柩抵达寒府时,那扇门才缓缓地开启。一身素服的李言若在婢女的搀扶下缓缓走出,跪在阶下相迎。
这个身怀六甲的十八少女,短短数月之内,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如今又要将那个与父皇一般宠爱她的老爷爷送走。
哀乐整整响了三天三夜,整个皎城忘记了昔日的繁华,忘记了声色犬马。此时此刻,他们脑海中想着的,彼此间谈论的,只有那位三朝老人的累累功勋,只有寒门儿郎的刚直不屈!
寒老太师走了,带着他戎马一生换来的生前身后名,带着钧天万万民众的泪水,带着至高无上的敬重。
“老将军早已料到自己时日无多,对绝谷的战事布防都安排的很妥当,并且让圣上放心,说只要蒋将军还在,绝谷就不会被破。”曾经策马皎城只爱烟花柳巷的浪荡公子元致远,一趟绝谷之行回来后,好像彻底变了一个人。原本白皙如玉的面颊变得暗黄消瘦,眉梢处甚至还带了一条新添的伤痕。他的背挺得笔直了,声音变得坚毅了,眼神也更加有神了。
内书房里,君王靠坐在长案后头,静静地听着老人生前的安排,鼻头一酸,眼眶又红了红;站在长案跟前的,除了敦亲王李欢庭,还有被老太师的死而逼出来的左相张觅。两位朝中老臣的脸色都是沉郁的。
无论老将军生前做了何等样的安排,没有了他的绝谷,就像被人将钧天的盾牌生生地抽走了一张,千军万马的垒砌起来的坚硬堡垒,出现了一丝裂缝。
看到君王满脸的痛苦与担忧,敦亲王劝慰道:“护国公也是军中老将,绝谷原本就是蒋家军驻守的地方,加上老太师的安排,想来绝谷一时半会儿不会有事。等到擎牙关大捷,右相便能赶去绝谷相助,届时便能击退弦月了。”
一向与李欢庭作对的张相也开口道:“正如敦亲王所言,圣上无须担心,要保重龙体才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红楼之平阳赋》《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红楼之平阳赋》《我在现代留过学》《白衣披甲》《魔道祖师》《穿越淞沪战场,崛起成为最强军阀》《穿进同人文怀了影帝的崽》《我用游戏改变了时间线》《桃花山刘家修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