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渠
灵渠,又名兴安运河,是秦始皇时,在对岭南的战争中为了通粮运而令史禄率士卒和当地劳动人民共同开凿的,历时5年。因为把灵河水系的水注入渠内故名灵渠,距今有2100多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其历史悠久,工程伟大,设计巧妙,和古长城和都江堰等秦代著名的工程齐名。它把长江、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沟通了中原与华南的水上交通,从而对岭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起了重要作用。
灵渠从兴安县东南2.5公里的分水塘起,分南北两渠,北渠长4公里通湘江,南渠长30公里通大溶江下至漓江,总长34公里。南渠起点与终点的落差有32米。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在这地形复杂的地区修出合乎科学原理的运河,很好地说明了我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灵渠的主要工程有铧嘴、分水坝(即大、小天平)、渠道(南渠、北渠)、秦堤、泄水坝(即泄水天平)和陡门(即船闸)组成。
铧嘴:在分水塘,是人工所筑的堤,史禄创建,堤高约2.5米,长52.6米,宽22.8米。都用长1米,宽和厚0.6米~0.8米的长石灰岩砌成,纵放叠砌如同中流砥柱,由于它的平面形状像铧而称为铧嘴。作用是分海洋河之水和减杀其水势以保护大、小天平。
分水坝:为铧嘴之水下流而筑成的人字形石坝,高出水面约1米左右,总长500米。大天平在北长380米,外堤宽约8米,内堤宽4米;小天平在南,外堤宽约3米,内堤宽约1.5米,都是用长条石块竖向鳞北排列,仿鱼身之鳞砌成内高外低的斜坡堤坝,所以千年流水的冲击不会冲垮它。它主要起拦江堵水和溢洪排水的作用,可以使南渠水涸不竭,水涨不盈,将上游之水三分注往南渠入漓,七分流往北渠人湘,人称此处为“三七分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官人官色》【笔记阁】《从流浪地球开始的位面战争》《无限公路就业指南》《华娱之2000》《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我吃西红柿》《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岁岁平安》《捞尸人》《志怪书》
多米小说【duomi166.com】第一时间更新《建筑知识篇》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