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强烈好奇心的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年),德国物理学家,生于德国南部小城乌尔姆。他是犹太人,26岁获博士学位,其最重要的贡献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1921年,他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33年,爱因斯坦因受到纳粹政权的迫害,迁居美国。
爱因斯坦两岁时,他们全家搬到了慕尼黑。他的父亲靠几个阔亲戚资助开了一家小厂,但他喜欢看书,不善经营,导致小厂几次破产。所以,他们一家的生活时常处于窘困之中。
转眼间,爱因斯坦已经3岁了,他自然卷曲的头发又黑又亮,宽阔的额头的下面是一双深陷的、异常明亮有神的棕色大眼睛,略带鹰钩的鼻子,使他显得十分活泼、机灵。
可是,年满3岁的小爱因斯坦不大会说话,这让全家颇感忧虑。
无论父亲和母亲怎样帮助和训练,也不见效果。年轻的父亲焦急万分,难道阿尔伯特是低能儿?是天生的痴呆?
看着孩子一双充满稚气和灵性的大眼睛,他们怎么也不能相信这一点。
在他们家附近,有一个小的花园,附近几家邻居的孩子经常来这里和爱因斯坦兄妹一块儿玩耍。
这些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就是学着军人的样子,列队步行,然后,分作两伙“打仗”玩。
一时间,花园变成了“战场”,积木和水果、土块变成了“炮弹”。孩子们你来我往,追逐着,嬉戏着,杀声震天,场面非常热闹。
爱因斯坦从来都不参加这种游戏。每当“战斗”即将开始时,他都会找一个角落,拿出他十分喜爱的纸板,一遍又一遍搭房子。慕尼黑城里所有爱因斯坦能够记住的主要建筑物,都是他的参照物。
很快,孩子们发现了爱因斯坦的叛逃,他们觉得难以理解:这么好玩的游戏,他竟然毫无兴趣,而是一个人在那儿摆弄那些破纸片。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爱因斯坦已经5岁了。一次,爱因斯坦病了,感冒发烧,医生嘱咐要多休息。一连3天,爱因斯坦把所有的书籍和玩具,都重新摆弄了好几遍,直到腻烦为止。手里边没有可供玩弄的东西,他在床上翻来覆去,似乎躺不住了。
父亲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了一个指南针,送给儿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多米小说【duomi166.com】第一时间更新《快乐心灵的智慧故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