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所说经》转载请注明来源:多米小说duomi166.com
这时候,文殊师利便问维摩诘说:“以菩萨身份,如何才能够进入佛的正道哩?”维摩诘说:“如果菩萨的所作所为属于非道—类,那他便处于了进入佛道的地位。”文殊师利又问:“菩萨如何才是行于非道呢?”维摩诘答道:“若菩萨所作所为陷于五种无间罪恶,同时又毫无烦恼及嗔恚等;如果他们坠入地狱,同时又没有任何痛苦的造业原因;如果他们坠于畜生道,同时却没有无明、侨慢等过失;如果他们坠于饿鬼道,同时却有无悭无贪的福德;如果他们所作为符合色无**的原则,但他们却不满足于此,仍然追求更高境界;如果他们的行为表现为贪欲,但实际上却远离了污染执著;表现为嗔恚,但却对众生的生存谋道没有损毁妨碍;表现为愚痴,但实质上却在以智慧修养本心;表现为悭贪,但实质上舍弃了内在我与外在我所的差别,连身与命也不再吝惜;表现为毁伤禁戒,但实质上却安住于清净戒律,以至些微小过错也深怀畏惧之心;表现为嗔恚,而实质上总能怀慈心而忍让;表现为懈怠,而实质上勤修善行功德;表现为心意烦乱?而实质上常能持心于禅定;表现为愚钝痴呆,而实质上却通达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知识与智慧;表现为诌伪,而实质上则善于因时因地因人而传达种种佛经的实际意义;表现为侨慢,而实质上却能谦下地服务于众生,如桥梁一样引导他们离苦;表现为种种烦恼,而实质上心常清净;表现为入于魔道,而实质上却随顺怫的智慧,并不与外道同流合污;表现为奉行声闻乘,但却能为众生演说前所末闻的大乘之法;表现为奉行辟支佛的独觉道路,但却能够成就大悲之心以教化众生;表现为贫穷而无依靠,但却有博施一切行善无尽的宝手功德;表现为身形残障,但却有诸多吉瑞相好装饰自己;表现为低下卑贱的身份,但却生而具有佛之种性,具备种种成佛的功德;表现得体格羸弱身形丑陋,但却修得如那罗延的强健之身,为一切众生乐于得见;表现得衰老病弱,但却最终断绝一切病根,并超越了对生死的怖畏;表现得富有资财,但始终正观世间无常,因而绝无贪欲恶业;表现得妻妾采女成群,但总是远离五欲的泥潭;看起来语言木讷,笨口拙舌,实际上却辨才无碍,从总体把握佛法而无遗漏;看起来象是以邪门外道救济众生,实际上却无不符合正当佛;看起来进入了所有六道生死轮回,实际却断除了因染业而受生的因缘;看起来现身于涅磐当中,实际上却为众生而随缘于生死。文殊师利,菩萨如果能象这样实行非道,那他便是进入佛道了。”
于是维摩诘便问文殊师利:“什么是如来种呢?”文殊师利说:“色身之见是如来种。无明爱著是如来种。贪嗔痴三毒是如来种。误执常乐我净的四颠倒是如来种。贪、嗔、睡眠、掉悔、疑惑的五盖是如来种。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受所入处是如来种。七种识住处是如来种;八种邪法是如来种;九种烦恼所在处是如来种。十种不善道是如来种。要而言之,六十二种邪见及一切烦恼都是如来种。”
维摩诘又问:“这怎么说呢?”文殊师利答道:“如果取无为相的见解而入正位证佛果,便无从再发无上菩提道心了。这好比高敞的陆地不会生长莲花,而非在低矮卑湿的淤泥中才能生长莲花一样。依据这个道理,如果取无为法相的见解并入正位证佛果的,终归不能从本来舍生死的佛法中再生的,因为只有依靠众生广佛法才有落实处啊!这又好比在虚实中撒种,种籽终归无法生长,只有在低矮污秽的粪土中,种籽才能繁茂地生长哩!依据这个道理,取无为法相而证佛果入正位的人,不再能使佛法产生于生死世间的。若人有自我的执见,哪怕此执如须弥山一样大,他总还有可能萌发无上菩提道心,从而使佛法显露落实。所以说,应当知道一切烦恼都是发如来佛性之种籽。如果不到浩渺的大海中,不能求索到无价的宝珠;同样,不入烦恼的汪洋大海,不能求得一切智慧宝藏。”
这时候,大迦叶深为赞叹:“善哉,善哉!文殊师利,你这番话如此酣畅痛快。诚如你所说,以尘劳烦恼为伴即是如来佛性之种哩!我们如今是再不能萌发无上正觉菩提道心了。甚至那些坠于五种无间罪孽的人都能发心求道而使佛法生长,但如今我们这样的声闻乘中人却永远不能发心,就好象成了诸感官摧败的人,对于五欲已经不复能利用享受了。同样的道理,声闻中的小乘修行者,若断除烦恼结使之类,便不能再从佛法获益了,再没有求大道的志愿。所以说啊,文殊师利,凡夫对于佛法可能有进步有倒退,反反复复;但声闻乘的修行者一旦成就便无退失了。为什么呢?凡夫如果听闻佛法,能够萌生求无上菩提的道心,从而发扬光大三宝,使之继续不断。但是声闻乘中的罗汉,终身听闻佛法,住于十力、四无畏等等,但却永远不会萌生求无上菩提的道心意愿。”
这时候,法会当中便有叫普现色身菩萨的,向维摩诘问道;“居士呀,所谓的父母、妻妾、儿女、亲戚、当官的、老百姓、老师朋友,这些究竟是什么人呢?奴婢、童仆、象、马、车乘,又都在哪里呢?”于是维摩诘便以竭颂回答说:
智度为菩萨之母,方便为菩萨之父。
一切众生之生,无不由智慧、方便而生。
法喜是妻妾,慈悲心是女儿,
善心即是儿子,毕竟空便是清净屋舍。
尘劳众生即是弟子,随意加以化导。
三十七道品是老师,因他而成正觉。
六度法门为朋友,四摄之法是歌舞妓,
她们的歌唱便是法言,我也以之作音乐。
不种的善法总持为园林,无漏之法为林树,
求正觉的意念是妙花,解脱便是智慧果。
八解脱为除垢浴池,其中注满清彻禅定水,
水面布有七净莲花,入此浴则身无垢污。
五种神通如象马奔驰,大乘之法即高广车。
一心为善驾此车,畅游于八条正道。
三十二瑞相打扮起来,八十种好装饰起来,
惭愧心是漂亮衣服,深虔心是美丽花鬓。
信、戒、闻、舍、慧、惭愧,七种珍宝是财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