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晚上,郑渡入见郑成功,拿出其父郑芝龙的书信,虽然他有许多话要兄长说,但他只是说了一句话:“兄若不降,父命难保。”

郑成功接到父亲的书信,从头到尾看完,毅然决然地说:“忠孝不能两全,你回禀老父亲,就说我乞求父亲原谅我的愚忠。”

郑渡再三相劝,郑成功始终不答应,郑渡痛哭着出了哥哥的房间。

第二天,清使带着郑渡北去。郑成功怕郑渡回去无法交差忙写了回信,派郑谠快马追上并交给郑渡。郑渡跟随清使回报郑芝龙,呈上回信。

郑芝龙拆书瞧阅,上写道:

儿以孤身僻居海隅,尝欲效秀夫之节,修包胥之忠,藉报故国,聊达素志。不意清廷海澄公之命,突然而至,儿不得已按兵以示信;继而四府之命又至,儿又不得已按兵以示信;谈席未终,敕使乃哓晓以剃发为请。嗟嗟!今中国土地数万里,亦已沦陷,人民数万万,亦已效顺,官吏亦已受命,衣冠礼乐、制度文物,亦已更易,所仅留为残明故迹者,儿头上数根发耳。今而去之,一旦形绝身死,其何以见先帝于地下哉?且自古英雄豪杰,未有可以威力胁者,今乃啧啧以剃发为词,天下岂有未称臣而轻自去发者乎?天下岂有彼不以实许,而我遂以实应者乎?天下岂有不相示以信,而遽请剃发者乎?天下岂有事体未明,而遂欲糊涂了事者乎?父试思之!儿一剃发,将使诸将尽剃发耶?又将使数十万兵士,皆剃发耶?中国衣冠,相传数千年,此方人性质,又皆不乐与满夷居。一旦尽变其形,势且激变,尔时横流所激,不可抑遏,儿又窃窃为满夷危也。昔吾父见贝勒时,甘言厚币,父今日岂尽忘之?父之尚有今日,天之赐也,非满夷之所赐也。儿志已决,不可挽矣!倘有不讳,儿只缟素复仇,以结忠孝之局。儿成功百拜。

郑芝龙阅罢,蹙着眉说道:“我的老命,看来要断送他手里了。”随即将原书呈奏顺治帝。

至此,郑芝龙数次劝降郑成功皆以失败告终,顺治帝先封爵后赐地,郑成功皆不为所动。

利诱已尽,威逼开始。顺治帝削去郑芝龙同安侯爵位,下入死牢严加看管。随后于顺治十四年四月初五日(1657年5月17日)被发配宁安塔,一同被发配的还有弟弟郑芝豹一家五口,郑芝龙的夫人颜氏陪着丈夫也来到了宁古塔。

到宁古塔后他们被沙尔虎达安排到上官地官庄看管。

此时的郑芝龙,五十三岁,虽身材高大,但骨瘦如柴,腰弓背驼,头上戴顶瓦盆式的毡帽,后边没有拖辫子,露骨露相的脸上没有一点血色,高高的鼻梁突兀地卧在脸上,倒也显出几分英气来,和那双暗淡无光眼睛极不相称地组合在一起,肩膀上扛着木枷,双手戴着镣铐,双脚也戴着钉镣,每往前挪动一步,脚下都发出“哗哗”的响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多米小说【duomi166.com】第一时间更新《宁古塔流人演义》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新书《新书》已发,新莽之际,穿越者大战位面之子)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
历史 连载 528万字
抗日之兵魂传说

抗日之兵魂传说

丑牛1985
【内容简介】:现代兵王不小心穿越到了抗战时期一个傻子兵上,且看这个傻子兵如何给日军搅局。“一定要给我弄死那个二愣子。”日军高官说道;“今天二愣子又干啥去了,你怎么不派人跟着。”政委说道;“别让二愣子知道了!要不完了。”一个伪军在做坏事时小声的说道;“我的部队没有子弹了,你给送点子弹到城外来。”二愣子给城里的日军军官写信说道。小说名字按照要求正式由《二愣子抗日》改名为《抗日之兵魂传说》。各位看官且看
历史 连载 1073万字
雏鹰的荣耀

雏鹰的荣耀

匂宮出夢
历史 连载 802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山有意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历史 连载 533万字
明末钢铁大亨

明末钢铁大亨

漫卷诗书万点花
重生明末蓟镇遵化古城一个冶铁世家。看主角用铁和火重整万里河山。
历史 连载 320万字
庆余年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历史 连载 5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