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预习时间要选择
由于中学生的功课压力大,所以学生在每次上课前,不见得有时间预习功课。然而谁说预习工作一定要在前一晚完成呢?如果能善于利用每1分钟,上课前短暂的5分钟也是绝好的时间。最可以利用的时间段是早晨上学途中、等车时间等。甚至老师踏进教室后,还在点名的几分钟都可以用来预习。而且,因为时间极为有限,有时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预习应针对老师的新授课
在教学课程中,有的老师讲课基本依据教材,但展开的比较丰富,那么就需要学生事先对教材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要对教材做一定的分析理解;有的老师讲课完全是教材的展开、升华,那么学生应该在课前预习时了解教材,分析教材,做读书笔记。学生课前预习不能盲目,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预习方法,就达不到预习的目的,甚至浪费时间。
3预习应针对课程特点
预习的方式是精细还是粗略,精细、粗略的程度如何,要在预习前想到,如英语每课堂语法单一,单词量少,只要稍做了解就行,但像物理这样的课程,逻辑性强,难度大,最好采用精细的方式预习,预习时甚至可动手做些实验。
4参考书,用处多
其实参考书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作用是起到对背景知识了解的作用。预习时看一看参考书,一则可以帮助理解难点,二则可以明白重点知识在哪里,做到有的放矢。另外,现在的参考书每章的前面大都有这章的知识体系表,预习时看看参考书还可以了解一下知识体系。
5点到为止,不求深入
预习不同于自学,它仅是一种“课前自学”,不要求把新内容全部弄懂。如果把预习等同于纯粹的个人“自学”,不仅会加重学业负担,而且会影响听课质量,从而导致“过犹不及”的情况产生。
6笔记——预习不忘动笔墨
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强调的就是动笔对读书的重要性。
在预习过程中,要把新的知识点及重点、难点做上各种记号。这些记号要简单统一,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这样能使各知识点一目了然。在一些重要部分还可写上自己的理解,该知识点的运用范围,使用时应注意什么等。凡在预习时想到的与之有关的东西都可以写下来,因为第一次理解的印象是深刻的,我们不可忽视预习时爆出的这些火花。
其实记的不仅仅是知识点,还可以是你的一些思路和你预习时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听完课后再把老师的方法思路记下来作对比。一段时间后你再来翻这些自己当初的一些方法,也许会有意外的发现。
我们预习的时候要合理利用预习主义。所谓预习主义,是指大部分时间花在预习上,而花少部分时间在复习上。原因是由于事先的预习,课堂上70%~80%的知识都可以掌握,所以复习就可以花较少的时间来掌握余下的20%的知识。同学们可以试一下。但我建议这种方法应该和定期的一次大规模复习结合起来,比如说一个星期。这样知识更牢固也更系统。
总而言之一句话,预习是辅助上课的,预习的目的是把课堂的时间更高效地利用好,而不是代替课堂。因而,切记把课堂上的所有任务都拿到预习上来。预习和上课应该是相得益彰的,正如有一位同学在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时说:“有了预习这一环节做保障,课堂上我很轻松,思维活跃,不局限于老师讲的或课本上的思路。我力求找出问题,想出自己的方法。这样,不仅有利于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天命之上》《虐主文的NPC消极怠工了[快穿]》《青仙问道》《志怪书》《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大道之上》《万人嫌假少爷重生后》《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大道朝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