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多米小说】地址:duomi166.com

第三零五章要出大事了

贞观九年夏历四月中,吐蕃已经开始有了些许春意,小草吐露出嫩芽,冰雪开始融化,牛羊马匹也开始繁育后代。

勤劳的吐蕃人也开始了播种,他们将青稞的种子,随意的撒在地上,用木锄随意的扒拉几下,算是播种。

没有办法,原始的耕作技术,让他们还没有精种精收的观念,在他们心中,有没有收成,有多少收成,都是万千神佛的庇佑,与他们努力或不努力无关。

在三月的时候,李靖与杨天保已经正式班师回长安,他们虽然离开了吐蕃境内,却在吐蕃留下了三个折冲府。

这三个折冲府其实并非从河源军抽调,而是由临洮、河源、积石、莫门、白水、安人、振武、威武七军抽调精锐而组建的,每个折冲府拥有五个越骑团,每个团三百人,共计四千五百人,马匹九千。

这些驻军驻军分别是逻些城,打箭炉(既康定)日喀则三等,三个折冲府全部采取波兰翼骑兵战术,以突击为主,以唐军的战斗力,这个三个折冲府足以维持吐蕃的平稳。

当然,以唐军的给养水平和吐蕃的落后生产力,要供养这四千五百唐军,压力其实不小。不过,杨天保安排这些唐军将士,平时驻军屯田,战时负责维持治安。

在逻些河河畔的米拉山下,这里是林芝地区海洋性气候与拉萨地区内陆性气候的自然分野,具有显著的地理分界意义,米拉山以西地区,气候干燥寒冷,而东部地区则是温暖潮湿,植被茂盛。

杨天保将逻些折冲府划下约三万亩坡土,可以利用逻些河的河水进行灌溉,哪怕唐人的种植技术落后,这三万余亩坡地,也可以产出三万余石粮食,基本上可以满足逻些折冲府的自给问题。

逻些折冲府的士兵们,他们本来就是优秀的农民,放下刀枪,拿起锄头与农具,一点也不含糊,这些坡地关系着他们未来的生计,所以,所有人不敢有任何大意。

他们使用的铁滑犁,是杨天保根据隋唐的曲辕犁加以改进和完善,使犁辕缩短、弯曲,减少策额、压镵等部件,犁身结构更加轻巧,使用灵活,耕作效率也更高。

这种耕犁一直使用到了清代晚期,由于冶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些耕犁改用铁辕,省去犁箭,在犁梢中部挖孔槽,用木楔来固定铁辕和调节深浅,使犁身结构简化而又不影响耕地功效,也使耕犁更加坚固耐用,既延长了使用时间,又节约了生产成本,也是一种进步。

在骡马的拉动下,新式曲辕犁翻过泥土,在微风的吹拂下,空气中散发出一股股泥土的芬芳。

杨天保虽然走了,他与李靖深入交谈,任为吐蕃的唐军不能没有统一的指挥系统,于是,逻些城也是整个吐蕃唐军的指挥中心。

无论是打箭炉的折冲府还是日喀则的折冲府,统一归逻些城指挥,在逻些城设立吐蕃都护府,而第一任都督,则是由薛仁贵担任。

虽然,这个级别与河源军副将相比,算是下降一等。不过,由于辖境更大,职权更多,反而更加重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我的谍战岁月

我的谍战岁月

猪头七
他是深藏敌人内部的红色‘火苗’。他是身手敏捷、功勋卓著的红队队员‘陈州’。他成功打入军统,军统戴春凤的爱将。他是程千帆,一个坚定的红色战士!“黑暗里,你坚定地守望心中的太阳;长夜里,你默默地催生黎明的曙光;虎穴中,你忍辱负重,周旋待机;搏杀中,你悄然而起,毙敌无形;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他的故事从1936年的初春开始……企鹅群号:78697817
历史 连载 955万字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挥剑斩云梦
历史 连载 659万字
秦时小说家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大国记·秦时明月征文金奖作品)这里有天下寥寥、苍生涂涂的纵横家!这里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这里有天下皆白、唯我独黑的墨家!这里有地泽万物、神农不死的农家!这里有其疾如风、其徐如林的兵家!……当然,这里也有我们亘古不衰的小说家!本书群号:122156987,喜欢的来唠唠嗑!
历史 连载 1811万字
首席御医

首席御医

银河九天
挽救你的生命,即挽救你的政治生命。机缘巧合之下,踏入了半官半医的“御医”之列。在展现中医强大魅力的同时,曾毅也实现着自己“上医医国”的理想,一步步直入青云...
历史 连载 606万字
战场合同工

战场合同工

勿亦行
退伍兵林锐,债台高筑生计艰难,又找不到工作。再一次工作面试失败之后,偶遇一个神秘的中年人,为他提供了一份军事保安公司的合同。他的人生因为这份合同从此改变。他成了一个活跃在世界战场上的合同制员工。转战世界各地,在热点地区执行高度危险的任务。从默默无闻的战场炮灰,到声名赫赫的佣兵之王。
历史 连载 3226万字
织明

织明

蜗牛非牛
崇祯十一年,流寇肆虐,胡虏横行,帝国破碎,大厦将倾。张诚穿越而来,附身于一个骑兵千总,适逢鞑虏入寇,奉命随督臣卢象升入卫京畿。且看张诚如何力挽狂澜,平匪荡寇、驱除鞑虏。重新织起大明江山,使天下太平、四海威服,再开大明盛世!
历史 连载 53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