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夏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多米小说duomi166.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被羁押在球场的一干斗殴人员得到的待遇还不错,毕竟不是勋贵子弟就是国子监书生,连身份最低的武学学生未来也很有可能成为这些殿前司军士的上司。

所以除了不能离开球场,不得再次斗殴外,傅晓鞍郑宁等人的自由度还是很广的。例如军士们对于圈中分成两拨,互相叫骂的人视而不见。

而最无辜的是后续加入斗殴的武学学生,他们不知道发生何事,只是听到武学和国子监打起来便急匆匆跑来助拳。

这群富绅子弟同郑宁等勋贵子弟并不是一条心,甚至两相生厌。平日里私底下的摩擦时有发生,这也是国子监学生能坚持到傅晓鞍他们救援的原因。

赶到现场助拳的富绅子弟们见被打的是郑宁这些人时,想后悔已经晚了。打上头的国子监书生才不管是不是帮郑宁的,见是武学学生便直接招呼。

严格来说,这群后来的富绅子弟是被国子监书生拉进战场的。所幸这群人颇为理智,并没有全力出手。

不然他们这群武学的中坚力量放开手打,怕是在场的国子监书生,此时能站起来的没有几个。

所以他们见双方还在对骂,便自发形成了第三个圈子,而骂累的傅晓鞍却是注意到了他们。毕竟打嘴仗实在不是傅晓鞍的长项,骂战的主力还是国子监这群书生。

傅晓鞍本人虽然得梦中记忆,通晓一堆后世骂人的话语。但那直白的表达,放在此刻有些太登不上台面。

傅晓鞍从西北带来的家生子虽然话语骂得难听,但骂来骂去他们就词穷了,毕竟在老家他们都是能动手绝不吵吵。

反观以童夫尧佘少鸿为首的国子监书生群,以领头两人为首,组成两个不同风格的骂人群体。

佘少鸿等人稍显儒雅,考古论经,翻出各种丑角事例讽刺郑宁等人。而以童夫尧为首的激情派则宛如先贤附体,火力全开,各种不带脏字却极为难听的话语从他们嘴中喷涌而出。

而郑宁一方也是不甘示弱,终日混迹于汴梁灰暗面的他们,从那群社会闲散人员口中学到了不少骂人的词,极尽市民阶层之讽刺。

就在双方骂战开展的如火如荼之际,傅晓鞍却是找上了那群富绅子弟的领头人攀谈起来。

“玉林兄,久仰大名啊!”

傅晓鞍率先释放善意,毕竟此次是国子监书生在武学球场打架,虽不是先动手的一方,终归有些欺人的意思。

而且傅晓鞍带来的家生子身为武学学生,却帮着国子监之人,即便有傅晓鞍这么一个少主君的身份在,也是说不过去。

所以为了家生子们不会在接下来的求学日子里遭到打压,傅晓鞍必须把这群富绅子弟安抚住,将此次斗殴事件从武学对抗国子监的性质还原成傅晓鞍同勋贵子弟的斗法。

将武学学生及国子监书生从斗殴主体变为不知情参与的路人,不然那群家生子以后在武学就难过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昆吾
【权谋】+【热血】+【争霸】+【杀伐】“朱由检,安心的去吧,你的一切将由我叶轩来继承,从现在起,我就是大明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祯,朕在这里立下誓言:你朱由检杀不了的人,我崇祯来杀,你朱由检做不到的事情,我崇祯来做,李自成、张献忠造反?那也要看朕给不给他们机会!建奴屠我中原族人?那朕便屠了建奴,亡其种,灭其族!八大晋商私通建奴,为其耳目?那朕便抄家灭族!文人无知、无能、无耻,叛国投敌,那就杀他个天翻
历史 连载 541万字
大明流匪

大明流匪

脚踝骨折
大明1619年,萨尔浒之战,杜松兵败后一伙败军逃兵逃离了辽东,逃进关内,一路向西……穿越而来的刘恒成为了一名前途未明的流寇,一不小心干翻了对手,成为一营头目,练新兵,占山为王,设关卡,抢士绅……一不小心有了和女真争夺天下的资格。
历史 连载 1043万字
首席御医

首席御医

银河九天
挽救你的生命,即挽救你的政治生命。机缘巧合之下,踏入了半官半医的“御医”之列。在展现中医强大魅力的同时,曾毅也实现着自己“上医医国”的理想,一步步直入青云...
历史 连载 606万字
覆汉

覆汉

榴弹怕水
努力闻达于诸侯,以求苟全性命于乱世!作为一个遗腹子,公孙珣很早就从自己那个号称穿越者的老娘处获取了人生指导纲领。然而,跟着历史大潮随波逐流了一年又一年,他却发现情况渐渐有些不对了!这是一个半土著的男人奋斗在大时代的故事!
历史 连载 564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508万字
庆余年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历史 连载 5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