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倒履迎宾
蔡邕(yong)是东汉时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公元190年,汉献帝迁都长安,蔡邕也一起到了长安。这年蔡邕已59岁了,是献帝的左中郎将了,进出常是前呼后拥,车骑填巷,真可谓才学显赫,贵重朝廷了。
当时,山阳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有个叫王粲(can)的人,幼年时特别喜好读书,精通古代文学以及秦汉以后的诗文,并且练就了写作基本功。王粲向人借钱买了一些纸张,在街头设案代笔,很受老百姓的欢迎。很多家人在外做生意未归的,在边关服役未满期限的,或有打听亲朋旧友下落的,或商量两家儿女婚姻期限的,都来请王粲代笔写信。他的信写得十分出色,很擅长模拟发信人的口吻,将事情原委讲得清楚明白,读信人见信如面,亲昵之情跃然纸上。有一位弃妻出走的丈夫,在外地收到妻子的信,不禁失声痛哭,深深被妻子的痴情所感动,终于归来,与妻子破镜重圆。还有一位青年和尚,收到老母家信,信中尽述母亲度日之艰难,晚景之凄凉,顿生愧疚之心,毅然退出佛门,重返尘世以尽孝心。
这一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纷纷传说京城出了个“王铁笔”。
有一天,这事终于传入了高门大户,被蔡邕知道了。他听说一纸书信竟能使和尚还俗,感到诧异,便急忙对仆人说:“快去请那位‘王铁笔’来,我想看看他到底有没有真本事。”
一天,蔡邕正在花厅里看书,仆人进来禀报说:“大人,那个人找到了!”
“快请他进来!”
仆人把王粲领进来,这位50多岁的左中郎笑了:“哎呀,没想到你竟是一位少年,我还以为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先生哩!快快请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多米小说【duomi166.com】第一时间更新《谦虚礼让》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