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多米小说duomi166.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茫茫“火洲”的生存之谜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处塔里木盆地中央,因气温较高,年降水量极小,水在这里显得宝贵异常。世世代代,不知有多少勇士因干渴而倒毙在茫茫沙海中。
19世纪末,一支瑞典探险队在叶尔羌河与和田河之间的大漠上,陷入干渴的绝境中。忽然,雷声隆隆,乌云密布,这真是绝处逢生的良机!探险队员们赶紧张开油布帐篷,做成一个“贮水池”,等待着老天赐给的救命甘露。他们眼巴巴凝视着密密麻麻的雨滴从云层里落下来,不禁欣喜若狂。岂料,“贮水池”中却始终没有接到一滴水。
原来,还没有等雨水降落到地面,早就被极其干热的空气蒸发了。最后,探险队因干渴几乎全军覆没。
在茫茫“火洲”里,没有水是绝对无法生存的,正因为这个原因。1994年中英联合探险队在沙漠里遇见这些维吾尔老乡时,才闹了个笑话——以为自己发现了“野人”。那么,这个沙漠中的“神秘部落”是和怎样解决水和口粮问题的呢?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到现场考察后才解开这个“难解之谜”。原来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有两条比较大的河流,一条是和田河,另一条是克里雅河。而深处沙漠腹地200多公里的达里雅布依乡,就位于克里雅河两岸。这条繁缓流淌的河流,不仅为当地人提供了水源,在两岸的沙砾中,还顽强地孕育出一条宽数百米乃至几公里的生命带。这里长满了密密匝匝的红柳、芦苇丛和胡扬林。在这些植物带中,还时常可以看到野兔、野猪和狐狸等动物。
这个乡东西只有几公里宽,南北却长达300多公里。在这条狭长的河谷中,全乡l60多户l000多人全是牧民。他们靠河边生长的胡扬和红柳等植物饲养牲畜,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