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节: 太平军北伐 (第1/3页)
多米小说【duomi166.com】第一时间更新《晚清民国120年(第二部):曾国藩的创业生涯》最新章节。
spanclass="content-word-small"第五十节:/span
太平军北伐
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太平天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史料,那就是《李秀成自述》。
李秀成被曾国藩抓住之后,在牢里写的一个中篇小说,系统全面的回顾了太平天国起义的前前后后。
在这个自述里,李秀成总结了太平军最主要的十大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北伐,北伐占了十大“误”中的前三误。
李秀成自述中说:“一、误国之首,东王令李开芳、林凤祥扫北败亡之大误,二、误因李开芳、林凤祥扫北兵败后,调丞相曾立昌、陈仕保、许十八去救,到临清州之败;三、误曾立昌由临清败回,未能救李开芳、林凤祥,封燕王秦日纲复带兵去救,兵到舒城杨家店败回”。
在李秀成的自述里,把北伐看成了“误国之首”,并且单单是北伐就占了十误中的三误,这也给北伐定了基调:战略失误!
但是具体情况是不是这样呢?
容我慢慢道来。
根据《清史稿》的描述,太平军北伐的目的很明确:“师行间道,疾趋燕都,勿贪攻城夺地糜时日”!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北伐的目的就是直接攻击北京,直捣黄龙,把咸丰帝赶下台!
这个过程中,“师行间道,疾趋燕都”,就是说避实就虚快速前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到北京,并且告诫“勿贪攻城夺地糜时日”:沿途不要在攻城略地上迁延时日。
总之一句话:北伐要速战速决,直捣黄龙!
这个战略方针其实是有佐证的,罗大纲在给《致上海英国领馆书》里也有这样的内容“...三两月之间,灭尽妖清”,也就是说当时罗大纲对北伐扫荡大清朝的时间评估是“三两月之间”!
另外的证据是洪天王给北京搞地下工作的同志发去的书信:“吾等大兵不久到京,汝等速宜整备团练,以备接应”。在北伐之前,就已经有太平军的间谍潜入北京,准备做内应。
也就是说,当时的洪天王也乐观的认为:北伐军将“不久到京”!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北伐的基调:三两个月的时间,搞定咸丰帝,改朝换代。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