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844年,洪秀全、冯云山、洪仁玕三人就在家乡花县(广州花都区)搞了个大新闻:砸烂了孔子牌位。
因为拜上帝会的教义是只拜真神,不信其他偶像。
而唯一的真神就是“上帝爷火华”,所以孔子作为“其他偶像”自然是拜上帝会清理的对象。
这个新闻搞得效果非常好,把孔子牌位端掉之后,全村老少爷们都明白了:
洪家的那个小子又TM疯了。
面对这样的疯子,谁还敢把自家的孩子给他当学生呢?
于是洪秀全、冯云山、洪仁玕三个人都丢了“塾师”这个饭碗,成了名副其实的无业游民。
一天到晚游荡也不行啊,于是三个人搞了一个更大的新闻:离家出走。
这个时候冯云山又发展了自己的两个亲戚加入进来,一个叫冯瑞嵩,一个叫冯瑞珍,当然这两个人后来也没有追随洪秀全,泯然众人。
一行5人,准备出发。
这一年,洪秀全是31岁,冯云山的出生时间不详,应该和表兄弟洪秀全岁数差不多,也30岁出头,最小的洪仁玕才20出头,洪秀全和冯云山离家出走那没问题,但是年纪轻轻的洪仁玕要离家出走就不行了:家里人死活不让他走。
这个一点都不难理解:洪仁玕的家人知道洪秀全是个什么货色,他考试考到30多岁考不上,那是彻底没指望了。自己的儿子洪仁玕才23岁(虚岁),虽然没有表现出太高的读书天赋,但是至少还有机会尝试一下科举,曾国藩不也是23才考上秀才的嘛?
至少洪仁玕还能再抢救抢救,你看洪秀全不是考到31才不考了吗,23岁还大好年华呢,怎么能跟着不成器的洪秀全出去浪呢?
和现在的学生一样,洪仁玕也是个厌学少年,不愿在家读书,一心想着跟两位大哥出去浪,一起去闯荡江湖。
父母没办法:把洪仁玕捆起来,痛打一顿,把他衣服也撕烂了,看你怎么去。
虽然洪仁玕已经成人了,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他还是屈服了:棍棒教育有些时候虽然粗暴,但是真有效。
最终,年轻的洪仁玕还是被他父母给留了下来。
于是只有洪秀全和冯云山,带着冯瑞嵩和冯瑞珍,一行4人上路了。
一行4人人先是往南走,去到了广州:当年洪秀全考试的地方,也是他拿到《劝世良言》的地方。
他们在广州也没找到组织,并且广州人民对洋教也没有什么好感,毕竟刚干过仗,传教没什么市场。
于是他们掉头,再向北前进,到了一个叫白虎圩的地方,这个时候4人已经出来一个多月了,也没传出个什么成果来,于是第一次发生了争执。
这次争议的具体内容现在不可考,但是主题还是明确的:洪秀全想散伙。
不过他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我喜欢一个人独自去旅行,我要当个独行侠,你们不要跟着我了。
其实很明显:洪秀全是想独自一个人溜号,回家。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