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小说【duomi166.com】第一时间更新《晚清民国120年》最新章节。
话说“千里做官只为钱”。
曾国藩钱没挣着,自己还搭进去60万,还欠了一屁股债。
千里做官没有钱,最后变成穷光蛋。
贻笑大方啊。
京官穷苦,这是众所周知的,入不敷出怎么办呢?
韬奋大叔伸出三个手指头:
“本大叔给你3个锦囊”。
第一个锦囊:找风险投资。
现在很多创业公司,在前期没有钱的时候,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找风险投资。这个办法最直接,效果最快,适合解燃眉之急。
当时的穷翰林,也和创业公司一样,是风险投资青睐的对象。
虽然翰林小京官暂时没有钱,也没有什么权,但是他们可都是中央党校培养出来的“储备干部”,是潜在的未来总理、中央委员级别的正国级国家干部,对于这些人,大家都愿意提供风险投资。
京城的土财主缺的不是钱,缺的是权力。而这些穷翰林,都是未来的国家大员,他们就好比现在的创业公司,并且是潜力极大极有上市可能的创业公司,在他们穷困潦倒的时候投资,就相当于买了原始股,虽然并不是每一个翰林都能飞黄腾达,但是只要自己能抱住一个大腿,投资成功一个,那么这个创业公司一旦上市,自己就赚的盆满钵满。
大清朝的官员不穷,穷的是曾国藩这样的职场新人,等到熬过前几年,有了几年的工作经验,再有了关系网,一旦有外放的机会,那投资回报率也是相当的高,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而知府只是一个从四品的地方小官,一个地方小官就有这样的高收入,可见晚清官员是个多么能来钱的职业。对于这样的风投对象,资本当然是十分青睐的。
并且这些资本都是长线投资,要知道一个官员做官的生涯长达30年,资本一旦投资,其投资回报周期可能要20年,而这些投资人大佬也都等得起,不会出现投资人借钱给穷京官,很快有跑来逼债的情况。
这种行为,说实话真的和现代的风投非常相似:资本非常耐心,等着你成长,并不急着套现。
例如曾国藩在后来扫平太平天国之后,做到了一品大员位极人臣的时候,依然还在还当年做京官时期的债务,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熟悉的红顶商人胡雪岩,背后站着的是左宗棠;斗倒胡雪岩而上位的盛宣怀,背后站着的是李鸿章。
胡雪岩和盛宣怀是晚清做风险投资做的最好的两个人。
胡雪岩言犹在耳:“以钱赚钱,那是死钱,以人赚钱,才是活钱,才能吃得开”。
所以从这个方面说,当年所谓的穷翰林,生活虽然窘迫,但是压力并不大,花的是投资人的钱。
第二个锦囊:收授“贿赂”。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