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名人之一》转载请注明来源:多米小说duomi166.com
蔺相如
蔺(lin)相如(生卒年不详),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强要“和氏璧”,他奉命携(xie)璧入秦,当廷力争,最后终于原璧归赵。赵惠文王20年,蔺相如随赵王到渑(mian)池(今河南渑池西)使赵王不受屈辱。因功任为上卿。对赵国大将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惭愧醒悟,彼此成为刎颈之交。
呼危授命
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赵惠文王16年(前283),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去攻打齐国,大败齐军,攻取阳晋,被任命为上卿,他以勇气过人闻名于诸侯。蔺相如是赵国人,是赵国宦官令缪(miao)贤的门客。
赵惠文王时期,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相传它是楚国人卞(bian)和在山上费了好几年的工夫才开采到的,是个无价之宝,关于这个宝贝还有一段鲜(xian)为人知的经历。
卞和在山上凿(zao)玉发现了一块大石头晚上能隐隐发光,根据多年的找玉经验,卞和知道石头里面一定有一块宝玉,于是就向楚王献宝。当他拿着石头向楚王进献的时候,楚王看到是一块石头,以为受骗了,就令人砍去卞和的左腿,卞和只好伤心的回家了。又过了几年,卞和觉得不甘心,又带着那块石头去献宝,这次楚王命令一个玉匠来鉴别,那个玉匠看不出来这是个宝贝。就告诉楚王说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楚王大怒,命令士兵砍去了卞和的另一只腿,卞和只有流着泪爬回了家。
又过了几年,卞和爬着向楚王献宝,为了证明石头里面有宝玉,卞和告诉楚王如果把石头劈开,里面没有宝玉自己愿意被砍头,楚王命人劈开石头,顿时宫殿里被照得如同白昼(zhou),石头里面果然有一块闪亮的美玉,楚王很高兴,重重赏了卞和,命令工匠把这块美玉打造成玉璧,取名叫和氏璧。
秦昭王听说这件事后,派人送信给赵王,表示愿意用15座城来交换和氏璧。赵王和大将军廉颇等诸位大臣商议:想把和氏璧给秦国,又恐怕得不到秦国的15座城,白白被欺骗;想不给,又怕秦兵前来进犯。
计议未定,连寻找可以去秦国回复秦王的人,也未能找到。宦官令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秦国。”赵王问道:“你怎么知道他行呢?”令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了罪,私下想逃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制止了我,他说:‘您怎么了解燕王呢?”我对他说:‘我曾经陪同大王与燕王在边境上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和你交个朋友。我从这件事了解燕王,因此想去燕国。相如对我说:‘赵国强大,燕国弱小,而您受到赵王的宠信,所以燕王想和您交朋友。如今您要逃离赵国到燕国去,燕国畏惧赵国,势必不敢收留您,反而会将您捆住交还赵国。您不如袒露着臂膊伏在刀斧旁向赵王请罪,则可侥(jiao)幸获得宽免。”我采纳了他的意见,幸而大王也宽赦(she)了我。我个人认为此人是个勇士,足智多谋,可以担任使者。”
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他问蔺相如说:“秦王请求用15座城交换寡人的和氏璧,可以和他交换吗?”相如说:“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赵王说:“如果秦王拿去了我的和氏璧,却不把城邑给我,怎么办?”相如说:“秦国用城邑换取和氏璧而赵国不同意,是赵国理屈。赵国把和氏璧给了秦国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则是秦国理亏。衡量这两种情况,宁可答应秦国,让秦国承担理屈的责任。”赵王问:“那么谁可以出使秦国?”相如说:“大王一定没有合适的人,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如果秦国把15座城邑交给了赵国,和氏璧就留给秦国;秦国不把十五座城邑交给赵国,我一定将和氏璧完好的归还赵国。”赵王听了大喜,于是,赵王便派相如带着和氏璧向西出使秦国。
不辱使命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来到秦国都城咸阳,秦王很高兴。
秦王坐在章台接见相如,相如捧着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和氏璧一看,果然是个无价之宝,他翻来覆去地瞧了好半天,又把和氏璧传给妃嫔(pin)和左右近臣观赏,近臣们都不停的称赞是块宝玉,并且祝贺秦王得此宝物。
相如见秦王没有把城交换给赵国的意思。可是和氏璧已经被他们骗去了,怎样夺回来呢?他急中生智上奏秦王说:“这和氏璧虽说是天下无双的宝贝,可惜上面还有一点不易发现的斑点,让我指给大王看吧。”秦王信以为真,就命人把和氏璧给相如,相如捧壁后退,靠着一根柱子,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全体大臣一起商议,大臣们都说:‘秦国十分贪婪(lan),倚仗自己的强大,用空话来骗取和氏璧,交换和氏璧的城邑恐怕得不到。”议论的意见是不能把和氏璧给秦国。而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的往来尚且不能互相欺骗,何况是大国呢!而且因一块玉壁而使强大的秦国不高兴,这样不行。于是赵王斋戒(zhaijie)五天,派我带着和氏璧,举行了叩(kou)拜礼,交给了我国书。为什么这样做呢?这是尊重大国的威严,表示敬意。今天我来到这里,大王在偏殿行宫接见我,礼节十分简慢;拿到和氏璧,又传给妃嫔们看,以此戏弄我。我看大王没有给赵王城邑的意思,所以我再拿回玉壁。大王如果要强迫我,我的头今天就和玉壁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相如捧着玉壁,眼睛斜视着柱子,准备撞到柱子上去。
秦王怕他撞坏玉壁,连忙向蔺相如道歉,请他不要那样做,说完就叫人拿来地图,指着上面说从这里起的15座城都给赵国。相如估计秦王不过是假装要给赵国城邑,实际上赵国是得不到的。便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闻名的珍宝,赵王畏惧秦国,不敢不把它献出来。赵王在送出玉壁时,曾斋戒五天,现在大王您也应该斋戒五天,在王宫正殿安排九宾迎接的礼仪,我才能献上玉壁。”秦王估计在这种情况下,不可强行夺取和氏璧,便答应斋戒五天,让相如在驿(yi)馆住下。
相如盘算秦王虽然同意斋戒,但肯定会背弃约定,不给赵国城邑,便让他的随从扮成普通百姓,把玉壁藏在怀中,从小路逃走,把王壁还给了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在王宫安排了九宾迎接的隆重典礼,派人去请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到达后,对秦王说:“秦国自缪公以来的二十余位国君里,未曾有过明确遵守约定的。我惟恐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所以已经派人带着玉壁回国了,他走小路已经到了赵国。再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大王派一个使者到赵国,赵国立即将玉壁送来。现在凭着秦国的强大,如果先把15座城割让给赵国,赵国岂敢留下和氏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是杀头的罪过,我请求受下汤锅的刑罚,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商量计议。”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于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多米小说duomi166.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