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汉朝的勇敢使者
舒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多米小说duomi166.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来自汉朝的勇敢使者
公元前115年,在伊朗高原北部古国安息的边境隘口外出现了一支马队,马队中的士兵打着各种颜色醒目的旗帜,上面书写着安息人从未见过的文字。马队中间一匹高头大马上,端坐着一位器宇不凡的中年人,他手持节杖(使者的身份象征),面带微笑。
这位中年人名叫张骞,是西汉皇帝派往西域(今我国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的使节,这是他第二次来到西域。除了访问安息,他还访问了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大宛、大月氏、乌孙(在新疆境内)、于阗(在今新疆和田一带)等许多西域国家。
那么,这些交往是怎样开始的呢?
应征出使
西汉的汉武帝是一位雄心勃勃的皇帝,在他的治理下,汉朝国力强盛,周边的小国家纷纷臣服。可是,汉朝北方的边境常常有匈奴军队骚扰百姓,劫掠财物,对中原形成了很大的威胁。汉武帝统治初期,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汉武帝从这些人那里知道了一些西域的情况。他们说有一个月氏国,被匈奴打败,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一带。月氏国跟匈奴有仇,想要报仇。
当时汉武帝正在酝酿反击匈奴的事情。他想,月氏与匈奴有仇,汉朝如果能跟月氏联合起来,切断匈奴跟西域各国的联系,这不是等于切断了匈奴的右胳膊吗?
于是,他决心征求勇敢的人到月氏去联络。当时,谁也不知道月氏国在哪儿,也不知道有多远,况且还要穿过匈奴的领地,非常危险。
有个叫张骞的年轻郎中(官名)早就想报效国家了,于是首先应征。在他的带领下,有100名勇士应了征。有个在长安的匈奴人叫堂邑父,也愿意跟张骞一块儿去找月氏国。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就派张骞带着100多人的使团出发去找月氏国。张骞一行离开了长安,一路跋涉,来到了今天的河西走廊。
不辱使命
当张骞等人出了汉朝的边境时,碰到了大风暴,张骞和身边的随从在风沙过后迷了路。那时候,河西走廊还被匈奴人控制着。张骞他们小心地走了几天,还是被匈奴士兵发现并包围住了,全都做了俘虏。匈奴人并没有杀他们,只是派人把他们扣押了起来,其中只有堂邑父跟张骞被关在一起。匈奴的首领单于让张骞娶了匈奴的女子做妻子,然后又把他流放到茫茫的漠北草原去放牧。
张骞在漠北草原上过了十几年,但是他却一直没有忘记自己作为汉朝使者的使命。一天,张骞跟堂邑父趁匈奴人不防备,骑上两匹快马逃跑了。
由于他们仓促出逃,没有准备干粮和饮水,一路上常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好在堂邑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两人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他们一直向西跑了几十天,逃出了匈奴地界,闯入了一个叫大宛(在今中亚细亚)的国家。
当地人从未见过汉人,看到张骞之后非常惊奇。两人很快在大宛边境官员的陪同下拜见了大宛国王。大宛国王早就听说远方的汉朝是个富饶强盛的大国,因此盛情款待了他们,并且派人护送他们到康居,接着,他们又从康居到了月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都重生了谁还深情啊》《宝珠也想不到[重生]》《乌龙山修行笔记》《海贼王之大蛇的百物语》【22文学】《十九世纪女裁缝》《我有一个修仙世界》《洛杉矶之狼》【酷狗小说】《身为邪祟的我,教她们斩妖除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