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行者小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多米小说duomi166.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序
(一)
迷茫的我们,何去何从
很多人也许认可“谁的青春不迷茫”,但我却不相信这些。迷茫不是青春该有的模样,这个世界总有一群人,很清晰自己的目标,也有很强的执行力,在慢慢地将自己的规划变为现实,只是你从未接触过他们而已。
人为什么会迷茫?可能有其国别、社会、家庭、个人等综合因素,将会在第3本书里详述。
如何走出迷茫?目前我只探索出两种途径。
其一,我们需逃离这个躁动的国度,去到异国他乡,一个没有人认识你的地方,重新开始。在这段时间,我们会重新认知自己,认识这个世界,慢慢地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生命,思考着活着的意义,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这段特殊的时光,我们给它定义为“间隔年”。我的《间隔年在新西兰》中曾提到:年轻的我们,是时候该寻找人生的方向了,是时候该有一次属于自己的间隔年了。
其二,在这个躁动的社会,我们要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每认真做好一件事,就会在墙壁上留下一个点,有一天回首一望:墙壁上留下了很多个点,串成了一条线。随着时间的沉淀,这条线慢慢变粗,且无限延伸,便形成了一条宽广的人生道路。问题是“你能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吗?”一是你不敢做,也没有勇气去尝试,二是你尝试了,但坚守不下来,最终墙壁上也没有留下来一个点。
(二)
回到原点,人只能做自己
初四被神经衰弱折磨得痛不欲生时,我想放弃考重点高中的打算,退而求其次,但父母寄予我太多希望,我不敢开口;当被县二高开除时,我不敢回家,因为农村的唾沫星子会把我淹死;洛阳高四那年我被周围同学嘲弄,没有朋友,甚至没有一个可以聊天的人,内心极其孤独,想外出打工,但面对父母支付的万元择校费,我只能沉默。在1〜20岁的河南成长岁月里,我唯一的人生信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没有什么自由可谈,更谈不上做自己,因为一切都是那么得不切实际,只能努力考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压抑着自己的个性。
上大学时,父母不在身边,我相对自由了,用多余的钱去户外徒步或者出省穷游;在学校成立了华豫之家,担任了曦苑文学社社长,从一个普通学生到全校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学生人物之一,压抑的个性终得到释放。但面对着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不得不考各种职业资格证,不得不专升本到桂林理工大学。大学时的我只能做半个自己,但赴美带薪实习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做了一次完整的自己。在希尔顿酒店的工作让我攒了一点钱,实现了财富自由,下班后去冲浪跳水、看中国功夫秀、开派对做中国菜等,一下子感觉自己像逃出鸟笼的小鸟,翱翔于天空,拥有了一个完整的自己。
在新西兰打工旅行时,我吃到了世界上最可口的苹果,买了人生中的第1辆跑车”红苹果号”,有了创业的初尝试”开民宿”,写了人生中的第1本书《间隔年在新西兰》,进了国际游戏公司EBGame……这15个月的经历,让我更加坚定:做自己真好。
在回国创业的两年里,我看到了太多的利益纠葛,人性的复杂。当我经历了员工、店长、股东等不同角色转变时,更加理解了每个人的不易,也让我真正地学会了包容他人。褪去3家店的联合创始人身份,让我醒悟到:做自己真难。
在终南山修行时,回顾自己的小半生:1岁到20岁,我不能做自己;大学期间可以做半个自己;美国和新西兰的游学让我做了一个完整的自己;两年创业生涯让我体会了生活的不易,做自己真难。
但是我依然想说一句:既然生命的尽头皆为尘土,何不轰轰烈烈地做一次自己,让有限的生命多一些色彩。
(三)
只有傻子,才能改变这个世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