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知道用诚意去拍的电影一定有观众愿意买票入场,所以我对香港的电影前景依然有信心,但一定要有诚意,这也是我现时对接拍电影的考虑。
——2003年
张国荣生前最后一次接受采访仍在强调“用心”
张国荣是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是日本东京影评协会最佳男主角,他深刻的演技、他对电影角色的把握能力有口皆碑。
戏剧性的是,张国荣最初对拍电影却没有什么兴趣,更曾因为电影而留下心理阴影。
1977年他参加歌唱比赛、以歌星的身份踏入演艺圈,如果说唱歌是他的好爱,那么演戏,最初只是一份工作而已。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对拍摄电影没有概念,兴趣也不大,但有导演来找他,便答应试试看吧。他的第一部电影《红楼春上春》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下接拍的,他被欺瞒剧本,亦没有认真查问,只看到合作的女主角是当红艺人,便签订了合约。
这部电影中他虽演男主角贾宝玉,但归根结底只是一部低劣的色情片,加入剧组后被恐吓不能退约,最终只得硬着头皮完成了拍摄。这部电影对他的歌手形象颇有影响,也对他的个人发展非常不利。公司对此很是不满,家人朋友亦多责备,令他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再涉足电影圈,直到三年后才正式接拍了自己的第二部影片。
然而在电影圈浮浮沉沉多年,他凭借着自己的天赋和努力,爱上了电影表演,更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来。
张国荣并不靠外表吸引和取悦观众——虽然在华人演艺圈中少有人能撼动他的“美貌”——为他所看重的,始终是电影剧情、是角色性格。他对角色的演绎能力极有天赋,能从内心去感悟角色魅力并将其诠释在荧幕上,在荧幕上成就最动人、最耐人寻味的演出。
早期的张国荣作品,较多以青春偶像电影为主,其演出技巧或许更多赖以自身的生活体验以及导演的指导;以王家卫导演的《阿飞正传》作分水岭,他对于角色的领悟开始内化。这以后,他接拍了大量的作品,都是从未体验过的角色人生,有京剧名旦、有旧上海的拆白党、有革命党人、有落魄的单身父亲、有变态杀手、有走入魔障的心理医生……为了演绎这些角色,他或提前学习了解相关生活,或翻阅大量资料,或与业内人士交流经验,或从他人演绎中汲取技巧,他会对角色投入大量的准备功夫和时间,内化成自己的感悟,赋予其最深刻灿烂的生命力。
甚至有很多导演,都仰赖于张国荣的这种天赋和能力。香港导演如果需要寻求改变,或者尝试某种新的影片类型,常常首先想到的都是张国荣。
徐克在拍完《东方不败》后,期望给自己的导演风格来个新的转变,想拍摄一些对他来说充满实验性的电影,他想到了张国荣。此时张国荣已不再是《英雄本色》中那个内心充满挣扎,喜怒形于色的激情少年,但是他的表演能力更充满了万般可能。徐克在《金玉满堂》及《大三元》都得到张国荣的演出,张国荣用他独有的气质和出众的演技成就了吊儿郎当的黑帮厨师和万人迷神父,他令导演放心。
亦有很多角色,比如《胭脂扣》的十二少,《霸王别姬》的程蝶衣,《阿飞正传》的旭仔等等,导演和编剧都一直认定,只有张国荣才能演。
文化评论家林沛理说:张国荣是香港影坛上罕有的演员作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