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卡—29直升机
多米小说【duomi166.com】第一时间更新《军用直升机科技知识(下)》最新章节。
苏联卡—29直升机
概述
从卡—29、卡—27和卡—32三型直升机的外型、尺寸、动力和重量等指标都基本相同上看,这几型直升机可以认为是按一机多型的思想研制的,其中卡—27(具实编号也许是卡一28)是舰载反潜型机,卡—29是舰载两栖战斗兼运输多用途型机,而卡—32则是可舰载的运输(亦可民用)型机。
一机多型或一机多用的设计思想和作法,目前已在全世界被广泛采用,卡—27系列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型号之一。此种设计思想和作法之所以得以推广,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现代高性能飞机和直升机的研究时间已长达10—15年:费用也很高,同时研制和采购多型飞机或直升机,连美国和独联体也难以承受,只能设法将多型机合并成一型机来发展。于是,在美国海军出现了F/A—18、在美国空军出现了F—15E和在独联体海军出现了苏—27K这样的双用途战斗机。
二是,有些不同用途的飞机或直升机,设计时对其飞行性能、机体尺寸、结构和动力等方面的要求十分接近,存在合并发展的可能性,卡—27、卡—29和卡—32就是这样。不过究竟是采取一机多用的作法好。还是采取一机多型的作法好,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卡—29的主要打击对象之一,是对方的地面和水面目标,其作战范围基本上是近战(在五视范围内),可能受到对方地面和水面大量对空射击武器的打击。为保证应有的生存能力,卡—29在乘员的下方、例方、后方甚至前方的部位都设置了坚厚的强力表甲。前苏联军队在阿富汗作战的实践证明,这是完全必要的。
但这样直升机显然会增大机体重量,减少燃油或载重量,对执行反潜任务和运输任务是不利的。尽管卡—27和卡—32与卡—29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不能完全使用相同的机体,在设备(合武器装备)方面也有很大差别,所以采用一机多型的做法比较合理。
卡—29和米—24这两型战斗直升机大约都是在60年代末期开始研制的,前苏联为什么要搞两个型号呢·明显的原因之一,是米—24太大(长达21.35米)、难以进驻一般战舰,作为舰载机显然不如卡—29。
而在陆上作战对直升机的尺寸没有太严格限制,米—24是原苏联陆军米—8直升机的后继机,不但便于掌握,且速度比卡—29快,更适合于空战。
60年代末,美、苏处于严重的对峙状态,包括发展新式武器装备在内的军备竞赛十分尖锐。加强海军陆战队的两栖作战能力,也是当时很受苏联海军重视的建设项目之一,这就需要两栖战斗直井机。卡—25需要更新换代的后继机,海上舰艇编队也需要垂直补给工具,这样,作为一机三型之一的卡一29也就与其他两型直升机应而生生了。
技术特点
为了便于了解卡—29的技术特点,不妨将其与同时期陆用的米—24作一些比较。这两型直升机有不少共同之处,如都用2台2200马力的TB3—117型涡轴式发动机;反坦克导弹的数量都是8枚;机炮都是30毫米且备弹都是250发;无控火箭口径都是80毫米且备弹都是80发4两座挂箱式机炮口径都是23毫米;乘员都是2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多米小说】地址:duomi166.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