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规划设计 第1章 筹建武汉长江大桥
王泽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多米小说duomi166.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卷规划设计第1章筹建武汉长江大桥
在浩瀚的长江上架起一座贯通南北的大桥,变“天堑”为通途,是我国人民的夙愿。
1953年7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铁道部组织了以彭敏为组长、共9人组成的武汉长江大桥初步设计赴苏联鉴定小组。
1955年7月18日,国务院批准了武汉长江大桥技术设计审查会议的技术设计方案,同时批准了施工进度和总预算。
1950年初,中央人民政府指令铁道部在武汉组织筹划修建万里长江第一桥,即武汉长江大桥。
1950年2月,铁道部先期组成以铁道部设计局副局长杨汤春任队长的测量钻探队赴武汉,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开始长江大桥的勘测、钻探工作。
至1953年10月,经过两年零9个月钻探,艰苦地探寻长江水底岩层的地质情况,共钻了214孔,计4363米,作了4个比较线,详细反复地进行比较研究。
1950年6月至8月,铁道部连续召开多次技术会议,研究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址线、通航净空、载重等重大技术问题。
同时,铁道部设计局成立由杨汤春兼任组长的武汉长江大桥设计组,对长江大桥进行初步设计。1952年进一步成立设计事务所,1953年5月完成初步设计。
期间,1950年9月、1951年6月及1953年3月,铁道部分别召开了3次大型技术会议,进一步商讨重大技术问题。因为从历史上看,在浩瀚长江上修建这样一条跨江大桥,可以说是历经沧桑。
伟大的长江孕育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明,但自古以来又是人们难以逾越的天堑。它是祖国东西交通的动脉,又是祖国南北交通的障碍。
公元208年,曹操统兵号称“八十三万”欲取东吴,只因过不了长江而被孙权、刘备联军大破于赤壁。
1852年12月,太平军逼近武汉,曾于一个晚上在汉阳至武昌的江面上架起过两座浮桥。
清朝末年,邮传部就开始拟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计划。由于晚清政府的腐败,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难遂人愿。
1913年,北京大学德籍教授乔治米勒在当时川汉铁路督办詹天佑的支持下,带领北京大学土木工程系的13个学生进行“武汉纪念桥”的勘察测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