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钻探队评查桥址地质
第5章钻探队评查桥址地质
1954年2月,大桥局从地质部、水利部和铁道部抽调有实践经验的地质钻探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联合组成武汉长江大桥地质钻探队。
地质钻探队为彻底弄清长江武汉段及其两岸的地质情况,选定合理的桥渡线,给大桥技术设计和施工方案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在1950年初步勘测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河槽及其两岸的地质评查。
1954年,是武汉长江大桥工程的一个艰苦的年代,也是一个重要的年代。在这一年内,长江和汉水出现了近百年来所仅见的特大洪水,冬季又因出现了几十年来所少见的严寒,原本没有冰封期的的汉水,也结上很厚的冰层。
然而,桥梁建设者并没有被这些原来不曾预料的困难所吓倒。在洪水滔天的日子里,工人们要不断地清除江面上妨碍钻探工作的巨大漂浮物、芦草和毒蛇。曾经有一天,他们在钻探船上捕杀了100多条毒蛇。在1954年的最后几天零下15度的严寒中,钻工们也没有让钻机停止转动。
自1954年初夏至1955年1月,参加大桥地质钻探的人们认真进行了几个桥渡线比较方案的钻探,共钻了103个钻孔,钻进江底覆盖层和岩层3300多米,取出了大量的岩芯,圆满完成了武昌黄鹤楼和汉阳龟山之间的地质评查。
由于掌握了大量的地形、地质和水文、气候等重要资料,长江大桥的设计与施工,就有了高度的科学理论根据,使技术人员能在短期内完成建设长江大桥的技术设计。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龟山与蛇山之间,桥址区地质情况较为复杂。武汉一带过去为长江中游与洞庭湖相连的巨大沼泽地带,地势低洼,古称云梦泽,以后逐年淤积,渐成陆地。
长江几经改道,最终在龟山蛇山之间形成固定河道,呈“龟蛇锁大江”之势,两山之间天然河床狭窄,江面宽度仅为1126米,地形上似是个天然桥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不可以离婚》《第一次魔法世界大战》《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重回千禧当学霸》《破云》《成为神明的我只锤奇观》《我在古代搞文娱》《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转生哥布林,但母亲是白毛精灵?》《落崖三载后》
多米小说【duomi166.com】第一时间更新《龟蛇锁江:武汉长江大桥施工建设》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