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学生运动》转载请注明来源:多米小说duomi166.com
在长征加油站上
红军胜利地通过了雪山、草地,突破了川甘“天险门户”腊子口,越过了岷山以后,在9月21日到达甘肃岷县哈达铺。距离陕北革命根据地越来越近了。快要到“家”了,怎么不使人兴高采烈、欢喜若狂呢!
在哈达铺,群众热烈地欢迎红军,大家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老乡们笑嘻嘻地围拢着战士们,互相问长问短,格外亲切。战士们在庄稼地里,在老乡们的院子里,看到一草一木、一条牛、一只羊,都要仔细询问,好像有无数的话儿要借着这些事物倾谈出来。
整个部队在这里休息了两天,大家都洗了澡,理了发。这是过草地以来第一次洗热水澡和理发,全身顿觉减轻了重负,感到特别轻松愉快。为了迅速恢复体力,根据当地的物质条件,支队政治部特别提出了“要注意改善部队生活”的口号。这里的东西很便宜,5元大洋可以买到100斤猪肉,2元大洋可以买到1只肥羊,1元大洋可以买到5只肥鸡,5毛钱可以买到一担青菜。这时候不论指挥员、战士或民工都领到了1元慰劳费,再加上反动军阀鲁大昌遗留下来的大米、白面千把担,食盐数千斤,除分给当地老乡外,还可以分一些给部队吃。在雪山、草地几个月没有吃过食盐、大米、白面了,这时却每天三顿,顿顿有荤菜。战士们又和老乡们联欢,请他们一起吃饭,大家谈笑风生亲如一家人。
哈达铺,除了为长途跋涉的红军提供丰富的给养和充足的休息时间而外,更重要的,是在此处红军和中央获得了关于北上立足点的重要信息情报。
到哈达铺后又往哪里去呢?按照俄界会议决定,北上红军经过甘东北,以游击战争打通国际路线,取得苏联的帮助,在接近苏联的地区创造一个根据地。但具体路线如何走,一时众说纷纭。一天,叶剑英看到部队缴来的一张国民党报纸。上面有一条消息,是报道“国军”进攻陕北红军胜利的新闻。从消息中可以看出,刘志丹的部队不少,根据地也不小,而且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叶剑英赶忙问总政治部的白军工作部部长贾拓夫:“拓夫,你看看这篇报道,刘志丹在陕北搞革命,他们的根据地还不小,力量也可观,你过去在那里工作过,一定晓得陕北的情况。现在我们三个方面军在原来的根据地都呆不住了,长征了,刘志丹还能在原地坚持,说明陕北的群众是好的,没有群众基础不可能做到,红军的力量也不小,我们到他那里去吧!你看怎样?”
贾拓夫是陕北神木人,听他这样一说,又看看报纸,高兴地说:“我们陕北是闹革命的好地方,群众生活很苦,迫切要求革命。群众基础好,又加上穷乡僻壤,可以和反革命势力进行周旋。”
他们俩接着议论起来:
“刘志丹靠自己的力量能坚持这么久,而且还打胜仗,很不容易。我们去了后,力量就更大了。”
“陕北群众生活很苦,要求革命,是个很理想的根据地。明末的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就是陕北人。现在刘志丹在那一带很有影响,人民群众拥护他。”
……
当天下午,叶剑英把那份报纸拿给彭德怀看。彭德怀看完报纸,顾不上同叶剑英商量,拿着报纸就去找毛泽东。
彭德怀回来,兴奋地对叶剑英说:“你提供的报纸很重要,老毛和中央其他同志已初步决定,到陕北去靠刘志丹。”
中央决定到陕北去是非常英明的,那里是老根据地,有刘志丹、徐海东的部队,又接近抗日前线,如果走宁夏或河西走廊,会有不堪设想的后果。
第二天,在关帝庙前的院子里,党中央召开全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人陆陆续续快要到齐了。三三两两凑到一起,呗呗咕咕,笑声不断。会议开始了。毛泽东同志与其他中央领导同志走进会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大家仔细一瞅,他们也显得格外的精神。
毛主席挥挥手要大家坐下,然后,笑笑说:“同志们,今天是9月22日,再过几天是阳历10月,自从去年我们离开瑞金,过了于都河,至今快一年了。一年来,我们走了二万多里路,打破了敌人无数次的追、堵、围、剿。尽管天上还有飞机,蒋介石连做梦也想消灭我们,但是我们过来了,过了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过了腊子口,现在坐在哈达铺的关帝庙里,安安逸逸地开会了。这本身是个伟大的胜利!”毛主席激动人心的讲话,使会场上又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稍稍停顿了一下,毛主席又说:“但是,在胜利面前,我们必须冷静地分析形势,估计形势。”接着,他介绍说:“我们战胜了自然界的种种险阻,粉碎了敌人数不清的堵截、追击,也顶住了天上敌人飞机的轰炸,但现在甘肃等待我们和准备截击我们的国民党“中央军”和东北军、西北军还有三十多万人,朱绍良、毛炳文、王钧等部在甘肃;张学良的东北军,杨虎城的西北军在陕甘;在宁夏、青海、甘肃边境还有“四马”的骑兵和步兵。至于蒋介石,态度仍很顽固,他不顾当前的民族危机,一直不肯接受我党1933年1月17日提出的中国工农红军愿在三个条件下与国民党军队共同抗日的主张,仍醉心于打内战,妄想再次用他的优势兵力,消灭他们认为‘经过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红军。”
毛主席说:“国民党反动派把30-40万兵力部署在陕西、甘肃一带追堵我们,对红军北上抗日,不能不说是严重威胁。所以,北上抗日的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
毛主席在形势分析中还谈到四方面军与张国焘。
毛主席说:“张国焘看不起我们。他对抗中央,还倒打一耙,反骂我们是机会主义。我们要北上,他要南下;我们要抗日,他要躲开矛盾,究竟哪个是退却,哪个是机会主义?我们不怕骂,我们要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书包中文网】《谁教你这么御兽的》《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华娱调教师》《我的梦境可以捡到至宝》《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仗剑独行斩鬼神》《高武纪元》【小粉书】《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潘强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多米小说duomi166.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