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为星火计划而献身的人 (第1/2页)
《遍地开花:国家星火计划全面启动》转载请注明来源:多米小说duomi166.com
第17章为星火计划而献身的人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技站原站长张献斌去世的第十八天,也是当地明前新茶“丽早香”采摘的第一天。中午时分,墓地前面放置了一杯清茶,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
这杯清茶是老竹镇后坑村的畲族茶农雷根荣带来的。雷根荣站在张献斌的坟墓前,他充满感情地说:“张站长,这是你生前最爱喝的‘丽早香’,乡亲们都记挂着你呢!”说这话时,深深鞠躬的雷根荣早已泪流满面。
“虽然我们基层农业干部工作任务是最重的,办公条件最差的,待遇最少,最顾不了家,接触农民群众直接的,也是受到埋怨最多的,但却是老百姓最需要的,就一定要用心做好的,我们要对得起这份工作!”张献斌生前经常这样教导站里的同志,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则,30年如一日,把全副身心都投入到了本职工作上,把群众的认可和信任,当作最好的奖赏。
1976年茶校毕业后,张献斌一直在莲都山区的乡镇工作,他把毕生献给了农民,献给了他热爱的农技推广事业。
在张献斌的时间表里,没有星期天、节假日,经常是工作到深夜,累了就在办公室将就着睡一宿。
张献斌常常深入田间地头,掌握第一手生产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意见和措施。
张献斌也常常走村进户,了解农民群众的所思所想,只要群众需要,他就第一时间赶到,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上的困难。
张献斌多少年如一日,始终奋斗在农技推广的第一线,以开拓创新的精神,一心一意为农民办实事。
张献斌在丽新乡率先开始了水稻统防统治工作。经过积极争取,全省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试点项目放在丽新乡,为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和掌握试验田相关技术数据,张献斌每天早上5时30分左右出门,带上农药、塑料桶和喷雾器,亲自配药、亲自喷施。
经过张献斌的精心指导,1000亩中心示范田取得了亩均降低农药及人工成本20%左右、产量也提高20%以上的成效,种粮农户增加收益约50万元。
2004年,张献斌发现了一个良好的茶树品种,为了发展名茶生产,帮助农民增收,张献斌利用晚上农户在家时间,挨家挨户做工作,一方面宣传政府的农业扶持政策,一方面了解农户的种植意向,动员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名茶生产。
茶叶种植面积落实后,张献斌又邀请专家到村到点开展技术培训。同时他积极改良茶树品种、打造茶叶品牌、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主动帮助合作社购买茶叶机械,提高加工能力。
张献斌逝世后有人统计,为了落实规划、发展名茶生产,仅双坑村一个村一年的农技培训就有70多次。
辛勤的付出,得到了生产发展的回报,短短4年时间,丽新乡新增茶园面积1723亩,该乡的名优茶“丽早香”价格最高的时候达到每公斤1500元,后来还维持在700元的高价。
张献斌一边积极帮助销售,一方面率先做起了结构调整工作。经过大量的思想动员工作,不少农民开始减少椪柑种植面积,发展质优价高的瓯柑品种。在当时,丽新乡新发展瓯柑面积1000多亩,占全乡柑橘面积的25%。
50多岁的张献斌承担了农技站里信息员的活,是全区年龄最大的乡镇农民信箱系统管理员。原本对电脑一窍不通的他,白天没有时间学,就晚上在家学,自己摸索,遇上不懂的地方就打电话向其他乡镇信息员请教,常常为了写一条信息熬到后半夜。
张献斌每年个人报送信息40多篇,是全区13个乡镇站信息报送量最多的信息员,他也因此被评为莲都区农业系统年度信息工作先进个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