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为星火计划筹集资金
李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多米小说duomi166.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6章为星火计划筹集资金
实施“星火计划”第二年,各地报上来的项目一下翻了好几倍,靠国家拨款和匹配投资都不行了。开发项目没有资金。钱,钱从哪里来?
“钱从哪里来?来钱的渠道多得很。”杨浚总是这样对大家说。
在一次大会上,杨浚列举了10多个渠道的钱可以利用。他说:“‘星火计划’要长期坚持下去,就要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能躺在国家身上光靠国家喂养。仅仅依靠国家拨款总是有限的,应该着眼于从多方面获得支持,其中,主要是金融单位的支持。”
杨浚主张,以贷款为主,自筹为主,集资为主,国家适当引导的原则。
“贷款?”开始,许多人想不通。搞科技项目从来都是靠国家拨款。“贷了还不上怎么办?”
杨浚说:“贷款是有一定风险的。但是,星火项目不是基础研究,它是商品化周期比较短、取得经济效益比较快的技术开发项目。如果搞项目的人自己对这么点利息都没有把握没有信心还上,说明他这个项目没效益,不是好项目,不能上。”
杨浚一炮击中要害,谁也不敢再说“贷了还不上怎么办”了。
开辟一条新路的任务是艰巨的,在过去,科委很少使用贷款,一些干部也不知道怎么去贷。
“老星火”王勇后来回忆起当年的艰辛,他说:
开始,贷款怎么贷,我们根本不懂,不知渠道怎么打开。我到银行去,人家一听什么“星火计划”,不知道是什么,不要说贷给你钱,连见都不愿见我们,出来个小办事员对付你一下。
但是,杨浚同志很坚决,让我们去闯,去摸索,去向他们宣传“星火计划”。经过非常艰巨的工作,渠道才慢慢打开……
王勇后来深有感触地说:“当时,杨浚如果没点魄力,不敢担风险,是打不开这条路的。”
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年代,人们习惯于等待国家拨给资金实施计划。但是,“星火计划”一上马,在资金问题上,便提出匹配投资,即由国家出三分之一,地方出三分之一,实施项目的企业、事业出三分之一。杨浚认为,这三个三分之一,不仅可以使国家以少量的投资办更多的事,而且可以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这是改革机制、市场机制。实践证明,这个办法是成功的。后来其他科技开发计划都仿效这个办法。
贷款,把“星火计划”推上了市场经济的管理水平。星火项目还款都非常好。后来,银行对星火项目非常支持。农业银行不仅将人民银行分给“星火”的这块规模贷给“星火”,而且将农业银行其他的规模也切一部分贷给星火项目。
“星火计划”开创了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先河。杨浚还提出在国家、省、地、市、县建立四级星火发展基金。后来的实践证明,凡是建立了星火发展基金的地方,“星火计划”实施得都比较好。
“星火计划”不仅使用国内银行的贷款,还使用了世界银行的贷款。
杨浚在“星火计划使用世界银行贷款座谈会”上说:
实施“星火计划”需要从国外引进一些先进适用技术和小型装备,需要引进一些国际上先进的成人培训技术和设备,还需要派出和引进一些人才,等等,都需要外汇,而国家外汇又很紧张,因此,通过世界银行贷款是很必要的;“星火计划”是一些商品化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的项目,还款也是有把握的……
在国家科委党组织的领导下,宋健、杨浚等做了很大努力,终于争取到世界银行给“星火计划”贷款1.143亿美元,开创了世界银行给科技项目贷款的先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