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强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多米小说duomi166.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松井厉兵南京城
雨花台失守,中华门立即在日军眼前暴露无余。12日起,谷寿夫第六师团主力猛攻。守备部队不敌,退至城内时城门掩闭不及,几百号日军乘机涌入,占领城垣与守军争夺。刀光血影,中华门陷入敌手。日军士兵以软梯攀援而入,见人即杀。次日清晨,日军第一一四、第六两师团,攻克中华门和水西门入城,第十六师团占领了太平门、共和门,第三师团一部攻占通济门,南京陷入四面楚歌。南京城头上青天白日旗黯淡了,消失了,第一次飘起了血红的膏药旗。
12月17日,松井石根举行南京入城式。
南京方战正酣时,松井石根躲在苏州花园式公馆中“养病”。8日,他偶感风寒发热,随军医生诊断有发肺炎的可能。十年后这场“可能”的病差一点成了掩护松井罪恶的根据。事实上诚如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严正指出的:“他的疾病并没有阻碍在他指挥下的作战行动。”
此刻,松井披着他那件从东京出发就不曾离身的黄呢军大氅,倦卧在沙发上闭目养神。
参谋长田攻悄悄走进屋子,手里握着刚刚收到的战报。他放轻步子,生怕吵醒了司令官,可是浑身抑制不住的兴奋还是辐射了他的上司。松井睁开眼睛。
“啊!好像是有好消息呀,说说看,南京的情形如何?”松井离开沙发,踱到田攻面前,矮小身材的他注视着同样矮小然而墩肥的参谋长。
“一切顺利!谷寿夫的第六师团和山室宗武的第十一师团已接近市区,南京城指日可待了。”
松井眯起眼睛,长方形脸上的皱纹显得更深,印上些许长时间杀伐征战的风尘和疲惫,看上去确有几分病容,只是那双细长眼睛依然闪烁狂热的凶光:
“我希望大家懂得,”他顿了一下,加重了语气:“南京是中国的首都,占领南京是一个关系国际影响的事件。所以,必须再作周详研究,制订相应计划,真正发扬我日本帝国的武威,让中国人畏服!”
不知是病,还是过于激动,松井的脸颊一片潮红。他坐回到沙发上。
“司令官!”田攻似乎想起了什么似的,脚已跨出房门,又退了回来:
“汤水镇已被我军攻克,那里有蒋总统的别墅,环境很好,还有温泉,司令官是否可以将指挥部迁到那里,既靠近南京市区,联络方便,又可以洗上像我们大和式的温泉。我已经命令他们准备了。”
“谢谢!”松井浅浅地笑了,轻轻点点头。
南京陷落前后,松井的司令部一直驻在汤水镇蒋介石的乡间别墅。不知为什么,松井一改往日凌厉而快速的作风,不再追询部队作战进况,一面沉溺温泉疗养,一面等待他的部队,“再接再厉”,恢复南京的“秩序”。
松井石根,1878年7月27日生于爱知县爱知町,世代为德川家臣。1896年9月陆军中央幼年学校毕业后,考入陆军士官学校,1898年以第二名成绩毕业,获天皇恩赐银表,任陆军部少尉、叙正八位。1910年10月受命入陆军大学。其间,日俄战争爆发,松井与很多后来的战争狂人诸如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本庄繁及山本五十六等从日本各地奔赴中国参加帝国主义战争,在著名的“首山堡”激战中,松井所在中队几乎全遭歼灭,他本人身负重伤。松井获四级金勋章、五等只光旭日勋章各一枚及现金五百日元。同年11月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陆军大学,天皇亲赐军刀。1907年松井第二次踏上中国国土,出任日本驻清公使馆武官指挥监督。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派赴中国南方名城上海,在北平特务机关总头目青木宣纯中将指挥下从事特务活动,对江南地理历史、风土人情尽在掌握。1920年陆军大佐松井随军出征西伯利亚干涉俄国革命,翌年,出任海参崴参谋。1922年调任关东军司令部兼哈尔滨特务机关长,次年3月晋升陆军少将,成为日本高级将领中少有的“中国通”。松井石根汉诗造诣颇深,每到一地,每经一事,均爱借汉诗抒怀。
在松井石根的一生中,可谓“文韬武略”。
据悉,在松井的前辈中,有日俄战争时就活跃在北京的大间谍特务青木宣纯(中将),阪西利八郎、佐藤安之助、井户川辰三位“百战磨练”的“中国通”,民间有私下与孙中山先生过往甚密的萱野长知、山田纯三郎、冈田有民、船津振一郎等。通过他们,又结识中国舞台上频繁出演的政客、军阀,如汪精卫、胡汉民、蒋介石、张群、何应钦、宋子文及阎锡山、冯玉祥和李宗仁等。可以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乃至此二十年间中国政坛军界的风云人物,几乎都出现在松井石根的“工作”花名册上。特别是1927年再度出任参谋本部第二部部长后(第二部即是情报机关),他或现身于前台,或隐形于幕后,纵横捭阖,上演了一出意在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大戏”。
大浪淘沙。1927年4月12日,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军阀的北伐战争,被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政变断送。大革命失败,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低谷。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代表帝国主义和封建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与武汉的汪精卫争权夺势。双方军队在徐州角逐,蒋介石大败,士气不振,妥协不成,在武汉军队大举南下危境中,8月24日通电宣布下野。
一水之隔的东洋人也在窥视中国政坛的变幻风云。同年4月,主张对华强硬的田中义一上台组阁,就强烈抨击前任内阁对中国事件干涉不力,在施政方针中强调解决中国问题是其内阁的重大使命之一,特别是“满蒙”问题。为确定内阁对华方针,6月29日至7月4日田中主持召开了所谓“东方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日本政府外务省、陆军省、海军省、参谋本部、关东军和驻华公使、领事等重要官员。会议上殖民主义者吵吵嚷嚷了一通,形成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武力侵华为时尚早,应继续着重经济、文化侵略和渗透,即所谓“内科的方法”;另一种意见主张应乘中国尚未统一的机会,即行武装侵略,即所谓“外科的方法”。七天的会议,田中只出席了两次,外相森恪是实际主持者。两派主张争执不休,田中义一出面调停,作最后的决策,会议最后形成《对华政策纲领》上奏天皇,即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纲领中公然宣称:“满蒙特别是东三省地方,在国防上及国民生存关系上有着极端重大的利害关系,我国要予以特殊考虑”。“万一动乱波及满蒙,扰乱治安,使该地日本的特殊地位与利益有侵害之虞时,将不问其来自何方,都将护之。”
这是一支赤裸裸的对华侵略令箭!
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出席了东方会议。他深知如此强硬蛮横的纲领将会危及多方面的利益及带来何种后果。会下,他找到理着平头、发如硬刷的田中,开门见山地道出他的忧虑:
“田中君!你好厉害。可是,必须认识到要把这一方针付诸实行,将会引起世界大战……在引起世界大战的情况下怎么办?你有这样的决心和准备吗?”
“我有这样的决心!”田中毫不迟疑。为日本攫夺在中国的东三省权益,狂欲一试以至不惜挑起世界大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