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铁道兵团决战成昆铁路线
第10章铁道兵团决战成昆铁路线
成昆铁路其实从1958年7月就开始动工了,已经从成都修到了彭山的青龙场,共61公里。
1964年6月下旬,程子华率领国家计委工作组到西南三省考察,按专业分组,铁道组由铁道部副部长钱应麟领队,6月26日出发到峨嵋金口河考察成昆铁路重点工程之一的关村坝村隧道及附近地形;7月5日,工作组再次由成都出发,经雅安、汉源、石棉、冕宁、喜德、西昌、会理,于7月13日到达云南仁和街,考察了许多地方。
7月27日至8月6日,全体考察组在西昌召开会议,铁道部部长吕正操由北京专程赶到西昌参加会议。大家讨论非常热烈,一致要求成昆铁路必须尽快上马。
铁道兵副司令郭维诚、铁道部副部长刘建章也来西昌,共同商议部署铁道会战问题。
西昌会议于8月6日结束,程子华做总结发言。随即带领参加会议的各部门领导,赶到贵阳向正在那里考察的邓小平汇报。
邓小平把程子华等人的意见反映到中央。
中央很快研究决定,下达了西南铁道修筑计划。计划一年通川黔,两年通贵昆,成昆线于1968年由昆明通到金沙江,1969年全线通车。
自此,声势浩大的西南铁路大会战由此拉开序幕。
考察刚结束,专业勘察设计组技术人员开始了勘察。当时来自全国包括铁路设计院、铁路局、铁研院、地质部南、北江大队和几十所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勘察、设计、科研人员近万名投入成昆铁路。
采取“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勘察设计组从中、东、西方案中,选择了西线方案。勘察设计组从1964年9月下旬从成都出发开始对成昆线进行现场核对,对线路的位置、桥址、隧道洞口、重要路基工点、车站站位、站房和生活区的选址逐个进行了核对,每到一处先由专业人员介绍情况,再集体讨论。大家白天爬山越沟,中午啃干粮,晚上借宿民宅,在油灯下研究方案。
铁五师于1965年奉中央军委和铁道兵总部命令进驻攀枝花,参加修筑成昆铁路,共投入官兵近5万人。
先后担任成昆铁路米易至三堆子段的筑路任务,和西昌礼州至金江车站的铺轨架任务,于1970年3月10日完成。担任渡口支线的任务,于1970年6月20日铺轨通车。
铁五师发扬人民子弟兵的光荣传统,到1967年全师完成隧道2万米,桥梁9万米。当年全师完成的任务,居铁道兵15个师之首。在大会战中,该师第二十一团所属的一连,同兄弟连一起,在架设大村大桥中,创造了28小时架23.8米钢筋混凝土梁14孔的全国记录。在架设牛坪子车站大桥时,又创造了平均每孔用85.5分钟的全国新记录。
在施工中,官兵们吃大苦,耐大劳,流大汗,洒热血。其中有235名铁道兵战士为攀枝花铁路建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为人民怀念的革命烈士。
该师第二十三团所属的第十一连战士刘体民,在塌方的生死关头,为了让战友脱险,自己被埋达80分钟后才被救出。他说:
我们不怕苦,是为人民不受苦;我们不怕死,是为人民得幸福!
这个师全体官兵,以“天高我敢攀枝花,地厚我敢钻地心,险山恶水听我遣,英雄面前无难关”的壮志豪情,出色地完成了一个个任务。
他们所修筑的铁路,正如建设初期任攀枝花市委书记和总指挥的徐驰同志所说:“是攀枝花的生存线,发展线,胜利线。”其业绩永载攀枝花建设史册。
1964年,成昆铁路工程作为“西南三线”建设的重点再次开工,决定于1968年7月1日通车,作为党的生日献礼。
整个铁路施工里程为1000多公里,其中在四川境内就达800公里。为了按时通车,采取了两端同时动工的办法,因此进度非常快。从1964年8月开工到1967年初的两年多时间里,完成了各项主体工程超过了50%,据此估计,原定的通车期限完全可以提前。
彭德怀在视察成昆铁路说:
成昆铁路要尽快建成通车,对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具有重大意义。他不仅能促使西南地区工农业的发展,而且国家重点三线建设项,目攀枝花钢铁基地出铁、出钢,也少不了成昆铁路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不可以离婚》《我行让我来[电竞]》《松田的酒厂二周目》《文豪1978》《炮灰的人生2(快穿)》《渣攻改造,BE改写HE》《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小白书】《落崖三载后》
多米小说【duomi166.com】第一时间更新《建设后方:全国三线建设掀起高潮》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