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多米小说】地址:duomi166.com
屈伯川
屈伯川(1909年11月16日~1997年2月18日),原名屈伯传。四川省泸县人。1928年春考入金陵大学(1952年并于南京大学)预科,同年暑期考入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在大陆更名南京大学,1962年在台复校)理学院化学系。在校期间积极参加抗日爱国学生运动,反对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1932年遭到反动当局迫害,愤然离校后先后在四川泸县中学、广州桂林第三高级中学任教。1934年9月赴德国留学,在柏林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秘密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获德国著名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
1937年7月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他加速完成博士论文,获得学位后毅然回国,寻找报国机会。此时面对上海战事的失利,11月20日,国民党国民政府发表了迁都重庆的宣言。屈伯川首先回到当时的中国政府首都重庆,成为重庆“中华自然科学社”的负责人之一。因为参加抗日爱国学生运动的历史,被国民党政府列入黑名单,不被任用。
1939年10月,经周恩来和时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吴玉章介绍,以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秘书的身份,跟随林伯渠、吴玉章到达延安,是延安革命根据地第一位在国外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归来的高级知识分子(近年称这种人才为海归,从某种意义上说,屈伯川博士可以说是共产党中国的海归第一人),先后在中央财政经济部、新华化学工业合作社任职。
1940年1月。参加了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的筹备工作,任驻会干事负责人,并直接向毛泽东汇报这个会的筹备情况,请他参加成立大会,并请毛泽东做演讲。后参与筹建延安自然科学院,任教育处长。
1940年1月任延安新华化学工业合作社主任(即新华化学厂厂长)。194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初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工业局任副局长。1945年9月任晋察冀军事工业部工业试验所所长。1947年1月到大连担任“关东工业专门学校”校长。
1948年11月屈伯川带领20多名毕业生接管了“南满铁路株式会社中央试验所”,经过初步整顿、充实,很快就在丙酮与丁醇等10多个研究项目上作出了成果,为日后成立的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奠定了基础。
1949年3月屈伯川担任工学院院长兼任化学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前身)所长。
1948年9月参加大连大学的筹建工作,任工学院院长兼科学研究所所长。1950年7月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任院长兼党组书记。早在建校之初,屈伯川就提出“逐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是关系我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展科学研究不仅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也是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根本大计。”
正是在他的积极领导和精心组织下,大连理工大学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就以成功设计了我国“三大港口”而闻名全国。陆续承担了新中国第一个现代化军港、第一个现代化渔港、第一个现代化油港的设计任务,并为国家引进大型化肥生产线作出了重要贡献。1956年,当选为中共八大代表。此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后首次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1960年建校11年时就使大工成为中国首批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1957年5月,在“反右”前夕,他总结思想改造和肃反运动中“左”的教训后,在动员干部教师帮助党整风的座谈会上动情地说:“不要再伤害知识分子的感情了。”由于这个和其他原因,在反右运动中,他被视为犯了“严重政治错误”而受到批判和处分,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再次冲击。1979年才得到彻底改正。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转载请注明来源:多米小说duomi166.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