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9—1式中型坦克
《各国坦克科技知识(上)》转载请注明来源:多米小说duomi166.com
中国59—1式中型坦克
研发历程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后,针对59式中型坦克在作战中暴露出来的火控系统落后、防护能力弱等缺陷,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对59式中型坦克进行第一轮改进。1979年,开始进行改进设计,产品代号为WZ120A。改进方案被批准后,随即投入了试制和改进后的战术技术性能试验。
1984年,59式改进型中型坦克通过了定型试验并正式定型,命名为“59—1式中型坦克”。59—1式中型坦克,是我国自行生产59式中型坦克以来,第一次比较集中的改进,标志着我国主战坦克走上了研改结合的道路,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改进后的59—1式中型坦克,火炮在首发命中率、防护能和机动性能上59—1式坦克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并为老式装甲装备的不断改进积累了经验。
从其结构上看,59—1式中型坦克在59式中型坦克基础上进行了19项改进,改进后的59—1式中型坦克的最大特色,是贯彻了“人文精神”,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
设计理念
首先,为59式中型坦克火炮增装了自动装表简易火控系统和73式激光测距机。这就大大提高了火炮的首发命中率,并缩短了瞄准时间,结束了原59式中型坦克没有火控系统,“判距靠炮长的眼睛、射击靠射手经验”的历史。
其次,增装了并列机枪弹和高射机枪弹压弹机。原59坦克的并列机枪弹要靠乘员人工压装,费时、费力不说,时间长了弄得手生疼。改进后,机枪弹可以半机械化压装了,大大提高了效率,省时、省力。
第三,在车外增装了红外大灯。坦克驾驶员都怕夜间用夜视仪驾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59坦克的夜视仪看不清而且失真。改进后的59—1坦克,在车外左侧翼板前部增装了1个80瓦的6610型红外大灯,提高了红外照度,这就改善了驾驶员使用夜视仪观察的效果。
第四,增装了操纵系统液压助力装置。过去驾驶员在行驶中拉操纵杆着实是不容易,需要几十斤的拉力,一开几个小时,谁也受不了。改进后的坦克增装了转向操纵系统液压助力装置,驾驶员操作起来明显轻便灵活。
第五,增装防滑履刺。过去坦克在雪地或冰上行驶前,为防滑需要乘员把履带拆开,然后隔几块履带反装一块(履带刺朝下),最后再把履带结合起来。当过坦克兵的都知道,调履带可是件苦差事,四个乘员忙乎一二个小时,累得是满头大汗,寒冬腊月这滋味就更不好受了。现在好了,改进后的59—1坦克,在左侧翼板上排气管后方加装了1个储存箱,可以存放防滑履刺,在需要时直接将防滑履刺加装到履带上即可,给三北地区及高寒高原地区的坦克兵们带来了“福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世界好像公测了》《仙官有令》《任务又失败了》《炼道升仙》【爱阅小说网】《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和无数个我互相帮助》
冯文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多米小说duomi166.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