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组织改造旧的思想方式
《科学春天: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转载请注明来源:多米小说duomi166.com
第12章组织改造旧的思想方式
1951年,郭沫若在《科学通报》的第一期上发表一篇题为《光荣属于科学研究者》的文章,其中说道:
我们应该尊重科学,尊重科学研究,尊重科学研究家。
科学研究自然是应该和实际配合的,但在这儿也有种种不同的历程。有的研究和实用的历程很短,研究的成果立即可以见诸实用。但有的却有相当长远的历程,一时是看不出成效来的。
对于科学研究,无论内外行,怀着急燥的心情期待,是不妥当的。眼光要看得远一点,算计要打得长一点。
但无可讳言,我们对于科学和科学研究,无论内外行,都还不够十分重视。我们的眼光有时太短,而算计有时打得太紧。因此我提出这点暗示来请大家注意。我是在为科学界呼吁,也是在向科学界呼吁。
郭沫若的文章针对的是解放初期,由于反复批判理论脱离实际的旧作风,滋生出的一些科学家不敢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新倾向。
身为院长的郭沫若,以高度的责任感出来讲话了。他的文章为众多科学家发挥自己的理论优势提供了舆论支持,放开了束缚他们的思想包袱。
思想,关系到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中国共产党一直很关注人的思想问题。对此,党组书记张稼夫做了很多工作。
张稼夫到科学院后十分注意在科学家中进行政治思想工作。访苏回来后,为了引导科学家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科学研究,曾在《科学通报》1953年9月号上发表《谈苏联科学家怎样掌握并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验》一文。
张稼夫在文章中谈了苏联科学家如何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以及把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用在科学研究工作中的重大意义等问题。张稼夫强调中国科学家应当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坚持以严肃的科学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不懈地钻研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不懈地钻研自己的科学业务。
随后,张稼夫又让中国科学院机关党总支组织在北京的研究人员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请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等人来讲课和进行辅导。
这次学习,很受研究人员的欢迎,自愿参加学习的人很多,不少老科学家都参加了。
张稼夫为了帮助青年科研人员克服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和把政治与业务对立的思想倾向,还专门写了《谈谈有关掌握科学技术的一些问题》一文,发表在《中国青年》1954年第三期上。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一批青年科研人员中带普遍性的思想问题写的,语重心长,耐心开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张稼夫除了写文章外,还注意在科学家中做思想工作。那时数学家华罗庚在本所中碰到一些问题,心情不好。张稼夫知道后,特地登门拜访,排忧解难,一时传为佳话。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王金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多米小说duomi166.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