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多米小说】地址:duomi166.com
为什么人类祖先在200万年前已经掌握了火及工具制作,可直到近万年才开始加速发展?
一是完全不同的协作体系出现。人类只是在近万年前才发展出能够联合陌生群体和个体,形成远超部落和领土的合作模式(在这之前人类和其他群居动物没有实质性区别,他们只能与自己的亲属和家族实现合作,这些合作体的规模大部分不会超百人,陌生个体只会是敌人和潜在威胁,战争才是当时的主流)。这种数量几百上千甚至上万的合作规模,使人类做到了以前无法做到的事,例如,几十人的狩猎团体,合围或驱赶上千头野牛群成功率很低(不能提供稳定充足的肉食),无法从十几头狮群嘴里抢夺食物(和上百人的团体合作相比风险极大),无法均衡资源的种类和波动等,大规模合作让人类社会产生了飞跃,随着协作个体数量增加,狩猎成功率提升到一个相当稳定的水平,规模效应让一部分人完全脱离获取生存资源的束缚,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不同的方法解决复杂问题,规模效应的作用远远超出想象,不但节约个体的时间成本,提高单位时间获得资源的数量,并且创造出完全不同的资源获取模式: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创造工具(不仅是关系到生存繁殖的实用物品,甚至制造装饰、娱乐、情感这些不实用的物品,与远古无法长久定居的祖先相比,因为不必花费精力打包携带物品,现代人这种制造物品愿望越来越夸张,通过大量制造以当前科技水平极限来最大化个体生存繁殖,熵也比之前所有人类个体都要低)、模式(虚构出大家都认同的事物,达到规模协作或同化认知,例如货币、宗教、法律、国家、文化、习俗)提高生存繁殖水平。通过长期进化,人类由开始的家族、部落逐渐合并壮大,形成了民族、国家,灾难性的战争甚至是小规模的冲突也随着群体的整合而不断减少,进入21世纪,世界各地的战争和武装冲突进入了人类历史的波谷,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发展,人类现在协作已经实现了全球化,在经济、科技、资源共享等方面已经淡化了国家的界限,整个人类种群最终将实现完全整合,随之产生语言、习俗等也在加速整合,许多语言、民族、习俗已经消亡。可以预见,为了能更有效率实现协作,未来人类更加趋同,利用人工智能无障碍沟通,不会因为文化不同而产生歧义。
二是定居出现。从化石等考古证据我们可以得知,最早定居生活的并不是农业产生前的种植,而是在水产丰富的海边或河边,定居渔村在4.5万年前就出现了。但是大规模定居只是2万年前左右才出现,种植、养殖的出现极大的稳定了人类获取生存资源的能力,增加了休息和游戏时间,人类能够利用更多的时间思考和解决生存繁殖遇到的各种问题,创造更多的生产工具,交换多余资源,发展语言、规则,实现更大规模协作,产生了文字、数学等基础认知科学,人口数量快速增加并开始统治地球的过程。但是定居也有弊端,人类定居后其所获得食物的种类相比采集少的多,例如农业人口种植的作物品种单一,小麦、稻米、土豆等,养殖一样,尽管他们偶尔也吃点“野味”。我们从进化机制知道,单一意味着灭亡。一方面,食物单一造成营养不全面,极有可能缺少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次,单一品种无法应对大规模灾害,例如小麦致病菌、干旱、洪水都可能对人类生存构成严重威胁,而采集者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病菌造成小麦全部死亡,别的植物却不受影响,采集者可以采集别的植物,干旱时可以采集耐旱植物等,养殖也同样。第三,从整体看,定居后的人类逐渐失去了采集时对自然环境的优秀认知能力,除了自己定居范围,他们不再去探索未知险恶的环境,他们也失去了采集时具备的身体素质和矫健能力,取而代之的是大量人造物品和环境,在这个人造环境里他们生活的幸福快乐,但这些都是牺牲适应非人造环境能力为代价的。最后,随着人口数量增长,个体只需要成为一辆汽车中的螺丝即可生存,即使他并不知道整辆车是如何启动和运行的,因为其他部分都有和他一样的个体分别负责,他们通过精密无间的合作实现了整车运行,这是为解决人类认知总量快速增加与个体认知容量有限的矛盾而作出的无奈选择。我们之所以能够统治地球,不是因为我们个体有多么强大,而是我们通过分工协作而构成的整体所能做到的远远超出地球上的其他物种。这好比组成人体的细胞虽然弱小,但构成的人却十分强大一样。没有定居,复杂的合作关系就不能长久稳定,从这点上看,定居是合作的进化筛选策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捡垃圾》《锦宫春暖》《我在山中立地成仙》《大将》《惶惶》《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大清话事人》《轮回乐园》《顶级坏种为我俯首称臣》《我有一枚命运魔骰》
《猫头鹰的万花筒》转载请注明来源:多米小说duomi166.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