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多米小说duomi166.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最西边的课桌上,王凝之正无聊地转着手里的毛笔,随着手指翻动,毛笔倒是旋转得井井有条。

可是自古读书人,笔墨纸砚都是神圣的,谁敢这么做?

偏偏如今有个王凝之,不仅自己这么玩,还带起了其他学子的心思,陈子俊已经不止一次看见有人在偷偷转笔了。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学子们都朗声念诵,跟着陈子俊的声音此起彼伏。

“王凝之,你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陈子俊决定要为了自己夫子的尊严,做出努力,不然再这样下去,只怕几个月后,自己进来上课,只能看见一群学生在玩笔头了。

“君子举止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学习的知识也不会牢固。”

王凝之抬起头,瞧了一眼陈子俊,淡淡回答。

“嗯,说的不错,既然知道如此,你手上又在做什么?”陈子俊声音里蕴含着怒意,眼睛也瞪大,站了起来,将手背在身后,一派名师风范。

“啊?”王凝之皱了皱眉,看向手里的笔,这才明白陈子俊是在说什么,刚才自己一直都在想着明日休沐该去哪里玩,丝毫没注意。

“我在转毛笔,夫子感兴趣?要不我教你?”

王凝之倒是没多想,顺口就这么回答了,然而陈子俊的脸色顿时一片通红,就像一块被炒得有点儿糊的猪肝。

“不学无术!笔墨纸砚,是用来学习圣人文章,明辨道理的,岂能如此戏耍?”

王凝之皱了皱眉,这老小子哪儿来的脾气,回答:“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若是读书时,将笔放在一边,手只是放于桌上或者袖中,岂不是贪图舒适?我以自苦而自醒,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可懈怠,必须以动为求知态度,夫子居然看出来了,还向我发问。”

“各位同学们,大家一定要理解夫子的苦心,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夫子不以自己的身份为傲,反而发现我的勤学之后,便有心学习,不耻下问,同时让我为各位做出榜样,不亏是夫子,德行高尚,学生敬仰。”

说完,王凝之就带头鼓起掌来,学子们有的是不敢得罪他,有的是为了看陈子俊的笑话,都笑嘻嘻地随着一起鼓掌。

陈子俊脸色青一阵红一阵,却不好发作,只能恨恨地说道:“今日课业便到此结束,大家在课后自行复习,温故而知新,明日起,书院休沐两日,记得按时归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北雄

北雄

河边草
大业六年,强盛的大隋迎来了转折点。这一年,隋帝杨广开始准备征伐高句丽,顺势拉开了隋末战乱的序幕。接下来的几年间,天下板荡,群雄并起。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草莽豪杰,门阀世家,纷纷粉墨登场,逐鹿天下。北方突厥汗国,雄踞漠北,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一个强大的帝国,最终轰然崩塌。这是个最具传奇色彩的时代,也同样是中原大地最为混乱黑暗的时节。就在这样一个时候,一个来历奇异的边塞少年,带着草原的风寒,
历史 连载 984万字
织明

织明

蜗牛非牛
崇祯十一年,流寇肆虐,胡虏横行,帝国破碎,大厦将倾。张诚穿越而来,附身于一个骑兵千总,适逢鞑虏入寇,奉命随督臣卢象升入卫京畿。且看张诚如何力挽狂澜,平匪荡寇、驱除鞑虏。重新织起大明江山,使天下太平、四海威服,再开大明盛世!
历史 连载 533万字
谍云重重

谍云重重

尘中陌
当发现自己双手沾满了鲜血,怎么办,在线急!当发现自己前身是一个绝对的极品渣人,怎么办,还是急!这是一个自我救赎,一个游走在灰色边缘的人进行的救赎。
历史 连载 1464万字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昆吾
【权谋】+【热血】+【争霸】+【杀伐】“朱由检,安心的去吧,你的一切将由我叶轩来继承,从现在起,我就是大明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祯,朕在这里立下誓言:你朱由检杀不了的人,我崇祯来杀,你朱由检做不到的事情,我崇祯来做,李自成、张献忠造反?那也要看朕给不给他们机会!建奴屠我中原族人?那朕便屠了建奴,亡其种,灭其族!八大晋商私通建奴,为其耳目?那朕便抄家灭族!文人无知、无能、无耻,叛国投敌,那就杀他个天翻
历史 连载 541万字
军工科技

军工科技

止天戈
军工科技,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强弱的重要标准。强大的武器装备能力斩千军,杀人于千里之外,能重新定义战争。强大的武器装备能捍卫疆土,抵御外敌,护佑国泰民安,保我盛世太平。我愿为这大国复兴锻造利剑,我愿为这国泰民安熔铸长城。持我利剑,必将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守我长城,必能克敌制胜,捷报频传。且看一个年轻人如何创造一个属于他的军工霸业2.0时代。
历史 连载 1035万字
庆余年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历史 连载 5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