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汝南陈仲举、颍川李元礼二人①,共论其功德,不能定先后。蔡伯喈评之曰②:“陈仲举强于犯上③,李元礼严于摄下④,犯上难,摄下易。”仲举遂在“三君”之下⑤,元礼居“八俊”之上⑥。
【注释】
①陈仲举:陈蕃。
李元礼:李膺。
②蔡伯喈(jiē街):蔡邕(132—192),字伯喈,东汉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官至中郎将,因依附董卓被杀。
③犯上:指触犯皇帝。
④李元礼:李膺。
摄下:指管束下属。摄,通“慑”。
⑤三君:指东汉末之窦武、刘淑、陈蕃三人,为当时人所尊。陈蕃位居三君之末。君,对才德出众者之尊称。
⑥八俊:指东汉末之李膺、荀翌、杜密、王畅、刘祜、魏朗、赵典、朱寓八人,为当时人赞为杰出之士。李膺位居八俊之首。俊,才智杰出之士。
【评析】
人们对汝南陈蕃、颖川李膺两人的功业德行不能确定高下,但蔡邕认为陈蕃敢于冒犯上司,李膺管束下属很严厉,而冒犯上司困难,管束下属容易。于是陈蕃就排在“三君”之末,李膺则居于“八俊”之首。
三
顾劭尝与庞士元宿语①,问曰:“闻子名知人②,吾与足下孰愈③?”曰:“陶冶世俗④,与时浮沉⑤,吾不如子。论王霸之余策⑥,览倚伏之要害⑦,吾似有一日之长⑧。”劭亦安其言⑨。
【注释】
①庞士元:庞统。
②名知人:以知人而闻名。
③愈:优,强。
④陶冶:熏陶化育。
⑤浮沉:指追随世俗,随波逐流。
⑥王霸:先秦儒家称以仁义治天下为王道,以武力平天下为霸道。
⑦倚伏:谓祸福之间互相依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赤心巡天》《皇长孙的团宠日常》《华娱调教师》《我在无限游戏里封神》《岁岁平安》《结婚而已》《全民诸天三十年后》《天人图谱》《渣攻改造,BE改写HE》《沧澜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