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筝说的这些并不是单纯的画饼,她把杨文天和贾美玲送回家后,就一直市里和村上两头跑,忙的脚不沾地,终于把村上所有的枣树都找人认领了。
在对村民们宣布这件事的时候,王筝还带上了从农委请来的一个专家。
专家把村上的土地都看了一圈,除了一部分山边的田地外,其他的农田都比较适合种谷子。王筝组织村上几个田地大户,会同专家,和村上的干部一起,商讨了两天,决定种红谷。
红小米是当地的特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养生的重视,红小米一直受老人、小孩和产妇的青睐。当地也有不少商人把红小米做了精致的包装,买到全国各地去。
王筝的想法是,今年先种一年红谷子,看看收成如何。然后利用这一年的时间,做一下市场调研,准备在村里开一家自己的杂粮加工厂。
能种红谷子的农田就种谷子,其他的不适合种谷子的农田,就种其他杂粮。
王筝这些日子的辛苦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再加上认领枣树的钱已经到账,王筝在村民中的信誉度明显提升。之前抱着看热闹心态的人也逐渐转变了态度,哪怕不是贫困户的人家,也想着能在村里建成这样的企业,跟着一起赚钱。
决定了之后,合作社就风风火火的成立了。
等党员们第二次入户扶贫的时候,田里的谷子都已经发芽了,入眼一片新绿,生机盎然。
杨文天和贾美玲负责照看果树,防止得什么病虫害。
眼看着雨季就要来了。春雨贵如油,大家都盼着今年能有个好雨水,秋天来个大丰收。
夜里,雷声轰隆作响。杨文天从梦里惊醒,听到外面瓢泼大雨的声音。
仔细辨别,在隔着窗户的雨声哗哗中,还有清晰的水滴声,滴答滴答,越来越急促,像是就在耳畔。
杨文天叹了口气,看来房顶又漏雨了。他轻手轻脚的下地,开了灯,就看到地上已经汪了一小滩积水,墙上也有几处明显的水痕。
杨文天去厨房拿了个盆出来,放在地上接着漏进来的雨水。
水滴打在盆底,发出更加清脆的叮咚声,吵醒了贾美玲。
贾美玲趴在被窝里看了一眼,“有漏了?这破房子指不定哪天就塌了。”
杨文天看了他一眼,“你就不能说点好的?”
贾美玲缩回被窝里翻了个身,“说好的有啥用,破房子还能变成新的?”
杨文天披上衣服,“我去爸那屋你看看。”
贾美玲“哼”了一声。
杨老爷子和杨丹住在厢房里。厢房不大,被间隔成了三个小间,一间用来堆杂物,另外两间爷孙俩一人一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