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准备 (第1/6页)
《威名远播: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转载请注明来源:多米小说duomi166.com
●毛泽东说:“敌人有的,我们要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管他什么国,管他什么弹,原子弹、氢弹我们都要超过。”
●周光召怀里抱着一大堆画报杂志朝桌上一摊,并大声嚷着:“都来看看,都来看看,这里面说不定有名堂!”众人一下子拥上去动手翻阅。
●看着计算出来的结果,于敏高兴地说:“我们到底牵住了牛鼻子!”
●研究准备
共和国故事・威名远播中央部署氢弹研制工作
1956年,在周恩来、聂荣臻、李富春主持下,中国制定了《1956至195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把发展以原子弹、氢弹为代表的尖端技术放在突出位置。
氢弹亦称“热核武器”,它是一种利用氢元素原子核在高温下聚变反应于瞬间放出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它主要由装料、引爆装置和外壳组成。氢弹爆炸时,作为引爆装置的原子弹首先爆炸,产生数千万度高温,促使氘氚等轻核急剧聚变,放出巨大能量,形成更猛烈的爆炸。
氢弹的研制,在理论和制造技术上比原子弹复杂得多。实现核聚变爆炸,需要1000万度的高温。迄今为止,除了原子弹爆炸,人们还无法在瞬间获得如此高的能量。两个超级大国一直把氢弹技术作为核威胁的主要手段而严加保密。
我国的氢弹技术,完全是靠自己的科学家在一片空白中艰苦探索,一点一点攻克难关掌握的。
为了突破氢弹技术,早在1960年底,核武器研究所在全力研制原子弹的同时,钱三强根据刘杰部长的布置,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成立了轻核理论研究组,开始氢弹的理论探索研究。
对于氢弹,我国领导人早就有打算和安排。在导弹和原子弹研究秘密进行的同时,中国氢弹的研制工作也在夜以继日地进行。
氢弹的研制被提上议事日程后,紧接着,有关部门做出部署,要求氢弹的理论探索先行一步。
1962年12月,周恩来领导制定出《1963至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部署了氢弹的研究试验工作。
1963年8月,聂荣臻在国防科委办公会议上提出:
氢弹的研制要开始考虑。
同年9月,邓稼先等一批科学家在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总体设计之后,转向更高的目标――承担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理论设计任务。因此,我国第一颗氢弹的代号就叫作“639”。接下来,我国科学家就开始了紧张而艰苦的氢弹探索工作。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后,周恩来立即指示二机部要加速研制氢弹。
在汇报氢弹情况时,周恩来问刘杰:“研制氢弹是怎样安排考虑的?”
刘杰回答:“现在还有许多问题吃不透,大约需要三五年时间。”
周恩来接着说:
五年是不是太慢了,要快。
此后,二机部经过反复论证,向中央专委报送了《关于加速发展核武器问题的报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