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转载请注明来源:多米小说duomi166.com
秦王政十五年,赵国发生大旱,多地颗粒无收,秦王认为这是再次进攻赵国的好时机。于是召开军事会议,讨论进攻赵国的方法。
王翦道:“上次肥下之战我军退回秦国境内并非是打不过赵军,而是士卒长期出征需要休整,是战略退却,并不能算真正的失败,并且我军损失是很小的。”
李斯道:“赵国大将军李牧足智多谋,王将军不能大意!灭赵需要长期充分的准备才行!”
杨端和道:“赵军并非不可战胜,李牧的确是非同寻常的大将,但其部卒却非个个骁勇。特别是今年赵国全国大饥,国力不强,民心不稳,赵军缺乏充足的粮草储备,损失的兵力也难以得到补充。
赵军久暴于外,必定将乏兵疲,难以持久。而我秦军则后备充实,补给及时,完全可以通过战略相持拖垮赵军,待赵军疲惫,可击其惰归,一举而战胜之。”
王翦道:“我军可分兵进攻,一部进攻邯郸,分散赵军的注意力,一部由上党出太原,将赵国切断为南北两个部分,分而击之,时间一久,赵军必然无法支持!”
秦王同意了王翦的意见,这次派军分南北两路攻赵,南路军由杨端和率领,进攻邺邑平阳,从南面威胁赵国首都邯郸;北路军由王翦率领,进攻太原,经太行山进攻番吾要地。
赵国闻讯,迅速派大将李牧御敌。临行前,赵王迁对李牧说:
“将军此番需要速战速决,今年我赵国遭受大旱天灾,很多地方颗粒无收,寡人担心无法支持长期的战争消耗!”
李牧问道:“大王可支持多久?”
“最多三个月。”
“两个月足矣!”
“寡人和赵国的性命系于将军一身!”
“大王请放心,此次必将让秦军付出血的代价!”
李牧回到军中,与副将司马尚商量:“此次秦军进犯北路军是主力,南路军为策应,我们应当先北后南!如果在北面打败秦军,则南路秦军无援必退!”
司马尚道:“将军可放心前去破北路秦军,南路军我会死死拖住的!”
李牧道:“邯郸之南有漳水和长城为屏障,守住应该不难,你切记不可主动出战,以守为主,不管秦军如何示弱都不要出击!等我回来与你汇合再行出击。”
司马尚道:“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于是李牧率赵军骑兵军团迅速向北方挺进,在番吾与秦军迎面相遇。此次李牧一改此前的防守反击战术,与秦军一接触便发动猛攻,秦军由于轻视赵军,准备不足,王翦苦战后被迫下令撤退,李牧却连续跟踪追击,不给秦军喘息的机会。王翦被迫率军撤出赵境。
李牧知道自己手中可用的军队已经非常少,无法对秦军进行围歼,因此秦军退出赵境后迅速下令回师南进,杨端和听闻王翦已经退出赵境,无心恋战,遂下令撤退。秦军第三次进攻赵国仍然是无功而返。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文豪1978》《不随心所欲能叫重生吗?》《重回年代赶海打猎》《上流玩法》《我是一颗武装卫星》《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技术流小说】《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华娱之别和我谈艺术》
渭城朝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多米小说duomi166.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