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我其实真的是老实人》转载请注明来源:多米小说duomi166.com

一天之后,刘大炮成功的坐在了荆州城的城头上,在给襄阳的守将写劝降信。

这仗打得,也太容易了一些,短短一天的时间,图海的大军就被他给打崩溃了。

事实上昨天图海兵临城下的时候刘大炮的身边总共也就聚拢了两万多人,水师和陆军都有,他的这些兵实话实说还真的是特么的不受控,他的改革根本就没有完全完成。

毕竟救驾之功虽大,但再大的功劳如果每个人都领一份,自然也就和没领一样了,再说,所有人都不觉得刘大炮即使身边只有五千人会有什么危险,大不了跑呗。

每个人都本能的觉得,其他人都会火急火燎的救援,不缺自己一个,自己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扩大一下战果,比如打荆州城,甚至是有胆大包天的还敢去打主力并未出城的襄阳城的。

甚至面对刘大炮的军令,都会想方设法的躲,我接不着,这就不能怪我了吧?

结果么,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就导致刘大炮身边其实压根也没几个兵。

气得刘大炮破口大骂,一度以为自己是不是被将士们给抛弃了。

但问题是这些图海和清军不知道啊。

他们的士气实在是太低了,刘大炮主动出城迎战之后特意让手下将士们多备旗帜,将阵型拉得尽可能的散一些,反正他的亲卫兵都是人手一把燧发枪,越是分散越能发挥武器的优势。

然后这场景看在清军的眼里,那就分明是明军的大军已经回援了,再加上燧发枪打得确实也是准,刚刚交手的时候所造成的杀伤效果确实是不次于十万大军的,居然还能把七万人的清军压着打。

事实上这一仗他们如果冲得上来的话,刘大炮是不太好顶得住他们的,毕竟清军也是有枪的,而且至少马克沁发明出来之前,骑兵对步兵的切角战法还是很有威慑力的,刘大炮的步兵是散兵线,对付骑兵的冲阵相比于正常骑兵来说只会更难抵御,这就是有一得必有一失。

结果图海下令全军匍匐前进,结果没爬多大一会儿就有人碰到了地上埋着的地雷被炸死了,然后,七万兵马中的四万绿营就一哄而散。

再然后八旗兵就也跑了,刘大炮这边就骑着自行车追。

压根就没有白刃战的步骤啊!

图海见状,心知自己已是无力回天,甚至整个清廷也都已经是无力回天了,沮丧之下,却是直接就抹脖子自杀了。

而他带来的八万大军中,除了沿途损耗掉的一万人之外,四万绿营几乎全都投降了,剩下的三万八旗兵没敢回荆州,一股脑的全往襄阳的方向跑,结果就发现襄阳城已经被明军围了。

特么的明军所有人都觉得奇袭襄阳可能是个奇功,想来看看有没有便宜可捡,结果刘大炮身边没多少援军,一半以上的明军反而都跑襄阳这来了,大家一合计,那就攻城吧,就这么在襄阳打上了。

鬼知道这仗是怎么回事儿,这决战怎么就莫名其妙的在襄阳打上了。

跑了一天一夜,士气彻底崩颓,甚至连铠甲武器都有人扔了的八旗就这么一头扎进了明军的包围圈,一脸懵逼且莫名其妙的就被打残了。

襄阳的守将也是迷茫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大宣武圣》《洞中避难所》《无限旅游团》《大明:嘉靖修仙啦》《临安不夜侯》【书彤网】【侠客中文网】【梦琪小说】《宝珠也想不到[重生]》【全本久久

九宫格夫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多米小说duomi166.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抗战:从八佰开始

抗战:从八佰开始

痴冬书亦
穿越1937年淞沪战场,正值八佰壮士死守四行仓库,为了中国军人最后的尊严,特种兵赵卫东与八百将士,誓与日寇血战到底!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儿郎十万军!华夏四万万同胞,岂容小鬼子猖獗!杀鬼子,保家卫国,为了军人的荣裕,为了三千多万罹难的...
历史 连载 747万字
寒门宰相

寒门宰相

幸福来敲门
历史 连载 528万字
天唐锦绣

天唐锦绣

公子許
穿越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但是当房俊穿越到那位浑身冒着绿油油光芒的唐朝同名前辈身上,就感觉生活全都不好了……
历史 连载 2147万字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九霄落雪
煌煌华夏,自古多少人杰?杀神白起!军神李靖!霸王项羽!天王冉闵!西府赵王李元霸!天生战神李存孝!且看我华夏群雄横战异世人杰!
历史 连载 579万字
我的谍战岁月

我的谍战岁月

猪头七
他是深藏敌人内部的红色‘火苗’。他是身手敏捷、功勋卓著的红队队员‘陈州’。他成功打入军统,军统戴春凤的爱将。他是程千帆,一个坚定的红色战士!“黑暗里,你坚定地守望心中的太阳;长夜里,你默默地催生黎明的曙光;虎穴中,你忍辱负重,周旋待机;搏杀中,你悄然而起,毙敌无形;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他的故事从1936年的初春开始……企鹅群号:78697817
历史 连载 955万字
庆余年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历史 连载 5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