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国演义》转载请注明来源:多米小说duomi166.com
齐国的使者说道:“只要你愿意跟我们齐国合作,我们齐王就可以支持你做一方诸侯”。彭祖一听来了情绪:“怎么做?”齐国使者说道:“只需如此。。。”,彭祖大喜,随即应允下来。
麦道却有些疑虑:“驸马爷,莱王会不会起疑心?您会不会有麻烦?”彭祖说道:“一切都是齐国的人去运作,我们只是静观其变而已”。过了一段日子,莱王果然把彭祖找去说道:“齐人欺人太甚,想断我们的财路,你怎么看?”
彭祖说道:“父王,这件事我就看不如这样:我把东莱的盐道让给齐国,莱国的盐道继续运往扬州即可”。莱王一听大喜:“不亏是我贤婿,好,就这么办”,彭祖听了,心中大喜,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过了几个月,周天子来了旨意,封赏彭祖为东莱王,享受子爵待遇。莱王听说后,反而觉得不错,反正都是一家人,谁封王都是王。彭祖终于从驸马的位置上升到了王的位置,虽然没有正式立国,但东莱国的名气却打出去了。
一天,彭祖就问麦道:“运往扬州的海盐有多少?”麦道说道:“是运往齐国的2倍,这个我有数”,彭祖大喜。嘱咐道:“一定要低调,对外就说莱国的海盐,而不是我们东莱的海盐,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加大对齐国的海盐运量”。
过了几天,彭祖的司农官姜始跟彭祖禀报:“大王,咱们东莱虽然是盐商立国,但没有粮食是不行的,尤其是到了灾荒之年,总不能光吃盐吧?”彭祖问道:“姜始,你说怎么办呐?”
姜始说道:“莱国自古是以小麦为主,所以称莱,莱国虽然不是很富裕,但自古粮食充盈,自古很少有灾荒之年,我们要学习莱国才是,粮食才是一个国家的基石”。彭祖很不以为然,自己的家乡牟国,可是一商业立国的。
姜始见彭祖不以为意,知道彭祖是做生意的好手,但自己是司农的官,就应该劝说大王重视粮食。姜始说道:“大王,您应该知道,牟国之地是古代的什么地方吧?”彭祖笑道:“这个我自然知道,从牟国往西到泰山,古称莱芜”。
“那,大王知道,你们那个地方,为什么叫莱芜吗?”彭祖一愣,说道:“我还真不知道”。姜始说道:“我读古书知道,其实莱国最早的时候,不叫莱国,是叫东夷,因为有了小麦的种植,才叫莱国,莱,就是小麦的意思”。
彭祖问道:“那根莱芜有什么关系?”姜始说道:“莱者,小麦也,莱国的小麦,其实是从莱芜发展过来的,莱王姓嬴,是大禹时代伯益的后裔,伯益被天子赐姓嬴,有一支嬴姓后裔迁移到东夷,东夷才有了小麦,所以才叫莱国”。
“这么说,小麦是发源于莱芜吗?”姜始笑道:“那倒不是,小麦是古帝神农发现,并种植栽培的,神农路过汶水,见汶水两岸适合种植小麦,就在汶水两岸推广种子小麦,所以才有了莱芜之称”。
彭祖笑道:“莱是小麦的别称,芜是什么?”姜始解释道:“芜,除了杂草的意思,还有一种意思是莠草的意思,意思是说汶河之地的小麦,长的像莠草一样茂盛,所以,汶水两岸,古称莱芜”。
“还有这样一说,我倒是孤陋寡闻了”,姜始说道:“大王,我想的是,不是卖弄学问,我的意思是说,咱们东莱想立国,就必须发展农业,最重要的就是种植小麦”。彭祖说道:“那就种呗,我支持你”。
姜始说道:“大王,您光支持还是不够的,有这么个事情:莱国的小麦,长年受海风侵袭,已经严重退化,我们东莱,想要丰收,需要从莱芜引进小麦种子,才能获得大面积的丰收”。
“还有这么一说?就按照你说的做吧”,姜始得到了彭祖的支持,就来到了牟国,找到了牟国的丞相伊左,说了自己的想法。伊左说道:“三太子的请求,自然没有问题,你想怎么做,我支持你”。
姜始说道:“很简单,丞相只要给我调集一万担小麦种子即可,我们东莱照价付款即是”,伊左笑道:“没有问题,我挑最好的种子给你,三太子的事情,就是牟国的事情”。
姜始把小麦种子运到了东莱,免费给东莱的百姓种植。非但如此,还对丰收的农户进行奖励,极大的促进了百姓对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在莱国,很早就有种植小麦的习惯,东莱的百姓,大都是莱国过来的,自然懂的种植。
除此之外,彭祖估计移民过来的百姓,送金子,免赋税,一时间,东莱的百姓就达到了10万之多。彭祖心里比较满意,虽然还没有立国,自己掌管10万之众,也是不小的成绩。
来年的夏天,东莱的小麦长势不错,虽然还没有收割,却是丰收在望。莱王嬴追听说之后,亲自来到了东莱之地,看到东莱的一片片麦田,心里也是由衷的羡慕。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女婿,还有两下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