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铁铉主动找到朱梓认错。他完全不能理解,朱梓堪称找死的一个举动,再加上两顿能立住筷子的稀粥后,竟然变成加快车队行进的良策。更加不能理解朱梓这个深宫大内长大的皇子,是怎么想到这样的办法的。“呵呵~我华夏民族自来就有尊老爱幼的习惯,可不是没有道理。”

“下官受教。”

铁铉对朱梓认真拱手一礼,确实有几分佩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殿下当是将《孟子·梁惠王上》熟读活用了。”

对于铁铉拽文,朱梓翻了个白眼道:“没你想的那么高深,只是老人自有一定威严,用来管理队伍比较容易让青壮服从;并且他们又生活阅历,懂得最省力的前行和列队之法。”

“不要忘了,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必定都经历过战乱,他们对于逃难可都是有一定经验的。”

“……”铁铉眼睛瞪圆了也没想到,朱梓迁徙老人的目的和原因竟然这么简单?一旁的徐辉祖和盛庸竟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显然也是信了朱梓的说辞。有了老人的管理,再加上徐达和盛庸都是熟知行军之人,车队速度由一开始每天十多里,提升到每天三十里地。很快车队就离开凤阳府,就要进入汝宁府,已经看到滔滔黄河,几个老农大着胆子找到了朱梓。“潭王殿下,您说的可是真的,只要第一个到,就奖励万亩良田?”

黄河河岸旁,一老农大胆的震声问道。“白纸黑字,本王印章,写的清清楚楚,说的明明白白,只要百户自行组建一营,超过五百人,第一个抵达陕西银川县,只要到宁夏卫报到,便能获得奖励。”

说着,朱梓还指了指刚刚换过的新告示。进入汝宁府,他还准备继续招募移民,反正发展银川乃至整个宁夏再多的人口,都不嫌多。“可是殿下,我们~我们没有食物,去不了那么远的地方。”

老农和家中青壮是最早从怀远县就跟随朱梓的队伍的人,之前就跑在最前面,但是现在不得不在黄河边等着朱梓。就是因为粮食!没有吃的,他们就算想跑,也跑不动啊!“哦~那你们需要多少粮食?”

听到老农的需求,朱梓直接问道,这个问题在铁铉提出【银川移民计划】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而他们也一直在等聪明的百姓来提出这个问题了。“这个,我们一营五百多人,此去银川近两千里,怎么也要五百石粮食才够我们吃的。”

老农说完将头深深低下,似乎怕朱梓突然发火。朱梓嘴角一撇,有些不屑,但还是点头说道。“嗯~五百石很合理,两千里路,每人百斤粮食,已经很少了。本王准了。”

“铁铉安排人登记,顺便给他们一张本王的告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多米小说【duomi166.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第一逍遥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看书名就知道,这是个穿越大明朝的故事!明朝可不止只有洪武、永乐和仁宣之治,即使明朝中后期依然名臣大儒创造过短暂的辉煌......现代学渣魏广德意外来到大明朝,造反?还是算了,明帝国虽然已经腐败,但是统治基础尚在,那就只能老老实实混日子了。军户出身,可没官位给自己袭缺,为了能过上幸福生活,那就只能科举了。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历史 连载 800万字
庆余年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历史 连载 564万字
铁十字

铁十字

月影梧桐
一位德国军事学家穿越到了1942年的二战,开始挽救帝国狂澜于既倒的历程……
历史 全本 630万字
诡三国

诡三国

马月猴年
没有系统,没有老爷爷,没有推土机,没有集邮癖,只有一个小职员,无财无权无势,一步步的在三国各路牛人间披荆斩棘!枭雄还是英雄,美女还是江山,阴谋还是阳谋,王道还是霸道?慢慢一路走三国,你会发现其实曹操没做献刀,刘备不光会哭,孙权平衡有术,一起来会一会吕布关羽的武艺,顺便看看大小乔的呆萌……
历史 连载 2209万字
天唐锦绣

天唐锦绣

公子許
穿越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但是当房俊穿越到那位浑身冒着绿油油光芒的唐朝同名前辈身上,就感觉生活全都不好了……
历史 连载 2147万字
战国:开局一块地

战国:开局一块地

衣见
开局一块封地,垦田地、修道路、炼钢铁、训精兵。无良公子:“土地、粮食、财货、美女……我全都要!”重生楚国,暴打秦国!
历史 连载 38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