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多米小说duomi166.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后世有这么一句名言流传甚广——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

嗯,这句话曾经被石熊当成了一副对联的上联,所以,闲来无事的石熊就作了一副下联——吃猪排喝羊汤,吹着牛比奔小康......

上联是非常有道理的,至于下联,呵呵......

对于高树部落来讲,树是绝对不用种的,事实上,他们连砍树都砍不迭当,别说这个年代了,就算是二百五十年后的后世,大雾山附近的森林覆盖率也是极为惊人的。

至于这个年代,在高树部落附近方圆几百里的范围内,除了河流里面没有大树之外,其他地方几乎全都是苍郁的参天大树。这些大树的存在甚至影响到了部落耕种粮食。

所以,对于现在的北美印第安人尤其是位于大雾山附近的切洛基印第安人来讲,种树绝对是一种闲的蛋疼的事情。

至于少生孩子,那就更扯淡了。

在如今这个年代,整个切洛基族大约只有五六万人左右,可是切洛基族所占据的地盘就高达十万平方公里左右,套用一个后世的统计单位,这个时候的切洛基印第安人的人口密度只有区区的一平方公里半个人的水平。

人口对于切洛基族甚至是整个北美印第安人来讲都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谁要敢在这个时候提出“少生孩子”,估计一准儿得让北美印第安人给撕成碎片。

至于修路,这个在石熊眼中看来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奈何修路是一个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程,也就是所谓的劳动力密集型工作,别说是高树部落了,就算是把整个切洛基族全都集合起来,要想在这十万平方公里的山地中修建几条主干道路,那也不啻于天方夜谭。

路,对于现在的印第安人来讲,还是一个比较遥远的事情。

用印第安人的话来讲,这世界上本来没有路,但我们双脚的脚底板所踏的地方,那就是路了......

很显然,那句后世流传的非常广泛的名言并不适合这个年代。

在这个年代,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粮食。

不管是北方西方的游猎印第安人,还是位于大雾山附近的切洛基人,能够糊口的东西都是最为珍贵的。大雾山这一带的气候条件不错,降水也多,比较适合耕种,所以切洛基人在来到这里之后才开始展开了耕种。

只是,切洛基人的耕种水平实在是太洼了,比中东的死海还要洼。在这个年代,要论耕种水平的话,估计也就是非洲的那些黑哥哥黑姐姐们比切洛基人差点。

刚刚步入到半游猎半耕种时期的东切洛基人,对于耕种这种活儿甚至还没有总结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他们只是在天气变暖之后撒下种子,然后基本上就不管不问了,等到秋季来临时在到农田中收获。

或许用农田来形容切洛基人的种植土地很不贴切,因为即便是切洛基人,他们也不懂得给农作物除草,给农作物浇水。至于施肥,那对于切洛基人来讲就更如同天外知识了。

现在的切洛基人对于耕种来讲,就是好歹的平整出一块地,然后把粮食种子撒进地里,然后就任凭这些粮食自然生长。这种播种方式甚至连最粗犷的撒播都不如。

没错,石熊现在看到的那些在农田中忙碌的高树部落的妇人们,就是这么干的。

她们直接把玉米种子就这么扔进地里面,就好像华夏南方的抛秧一样。没有翻耕,没有挖坑下种,更没有后续的一切,有的就是任凭这些粮食自由的生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诡三国

诡三国

马月猴年
没有系统,没有老爷爷,没有推土机,没有集邮癖,只有一个小职员,无财无权无势,一步步的在三国各路牛人间披荆斩棘!枭雄还是英雄,美女还是江山,阴谋还是阳谋,王道还是霸道?慢慢一路走三国,你会发现其实曹操没做献刀,刘备不光会哭,孙权平衡有术,一起来会一会吕布关羽的武艺,顺便看看大小乔的呆萌……
历史 连载 2209万字
快穿之病弱白莲洗白记

快穿之病弱白莲洗白记

陆灵均
听说:楚怜是朵白莲花,他心里有道白月光。某一天,白月光把他捅死了。从此他就成了病弱专业户。嘤嘤呜呜,可可怜怜。浑身是病,走两步就咳个不停。楚怜淡淡的喝了口茶,“呸,见鬼的白月光。”下次再遇见,就真tm送他去见鬼!
历史 连载 55万字
秦时小说家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大国记·秦时明月征文金奖作品)这里有天下寥寥、苍生涂涂的纵横家!这里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这里有天下皆白、唯我独黑的墨家!这里有地泽万物、神农不死的农家!这里有其疾如风、其徐如林的兵家!……当然,这里也有我们亘古不衰的小说家!本书群号:122156987,喜欢的来唠唠嗑!
历史 连载 1811万字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紫兰幽幽
历史 连载 1074万字
留里克的崛起

留里克的崛起

重生的杨桃
历史 连载 1319万字
寒门崛起

寒门崛起

朱郎才尽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
历史 连载 6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