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狗的淡定人生》转载请注明来源:多米小说duomi166.com
安雪留着长辫子,围着厚厚的大围巾,只露出两只眼睛,蜷缩在车上,见安飞冷得不得了,便将安飞的被子打开将安飞围住。
晶河县有四所中学,一中是民族中学,全部都是维吾尔和哈萨克族的学生,二中是汉族中学,也是同时具有高中和初中的学校,只不过他们的重点是高中,所以初中生很少,三中是个蒙古中学,全都是蒙古族的学生。而四中便是安飞要就读的学校。四中又叫城关中学,隶属于安飞家所在的城关乡,但这所学校只招收初中,县城及附近的家庭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甚至远一点的托托和托里等乡镇的学生也有到这里就读的。
应该说,在整个晶河县,最好的也是规模最大的初中就是城关中学了。学校的教师人数和师资力量都是县城最多也是最强的。
穿过城关镇小十字,然后往北走,两边在赶集的时候便是农贸市场。过了派出所和乡政府,再往东,不到200米便是城关中学的大门。
门前一条自南向北的干渠是县城主要的灌溉渠,穿过渠上的石板桥,水泥柱子组成的校门右侧竖着一块“晶河县城关中学”的白底黑字的木牌,还是一手漂亮的颜体行书,这让安飞颇觉意外,感觉学校很有文化底蕴的样子呢。
今天是开学的日子,学校大门大大地敞开着,马车可以直接驶进学校。一条宽阔的泥土路,两旁是长满了杨树的小树林,叶子已经掉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透过树林能看到左侧是一排平房,平房背后隐约看得见一片平整的操场。而右侧的平房背后似乎有两个水泥地面的篮球场。
继续往前走,便是一个圆形的花圃,正对着花圃的便是一座三层楼高的现代化的砖混结构的楼房,外墙的马赛克形成红色和绿色的花纹。教学楼前面有一处水泥的基座,一根高高的铁杆矗立在上面,这是国旗旗杆了。
教学楼前面是宽阔的平地,两侧和大门口两侧的布局很像,都有林带,然后是两排平房。教学楼出来的左手是很多低矮的院落,父亲告诉安飞,那应该是教师的家属区。而右手果然是大操场,不大的小场子。但四周都是树林,尤其是北边操场靠外墙那一侧,更是密密麻麻的杨树。
此刻才九点多,许多学生陆陆续续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里穿梭,孩子们隔了一个假期才见面的欣喜和激动溢于言表,大声地追逐着,然后将自行车停在教学楼两侧。中间也偶尔有年纪大的穿得很洋气的男女,应该是学校的老师。安泽辉把自己的马车停靠在花圃旁边靠林带一侧,将马车拴在林带的一棵树上。因为他知道住校生的宿舍就在花圃往南,车停在这里是最合适的位置,旁边还停了几辆马车,应该也是来送孩子的。
推开挂着厚厚的毡帘的教学楼大门,一股温暖的气流扑面而来。安飞一下来了精神。这就是自己要奋斗三个学期的地方了。到目前为止,安飞对这所学校还是比较满意的。相比老家的古色古香的园林式的学校,这里却更加像是一所这个时代的学校。而老家的槐树完小,更像是古时候的书院。
城关中学的教务主任刘岷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一头浓密的黑发梳成三七开,面色白净,很有知识分子的味道,一开口便是略带江南口音的普通话,给人的感觉很温和很儒雅。
刘主任是教数学的,除了做好教务工作外,刘岷还兼任了学校的数学教研组组长。刘主任的家就在学校内部的家属院里,所以很早便赶到一楼的教务处,将两间办公室的火炉生起来,等下面的三个老师到的时候,房间已经很暖和了。
今天的工作很多,先是要安排下面的老师分发教材,然后还要开班主任会议,下午便要正式上课,学生食堂也要安排好中午的午饭,宿舍也要安排总务的人收拾妥当。刘主任刚把教务处的工作安排好,便有人敲门。
推开门,门口站着三个人,典型的当地村民的装扮,帽子摘下来后,眼前这个高大的男人还挺有男人味的,一看便不是那种一点文化都没有的老乡。身后跟着一个年轻的姑娘,长得还很俊,旁边是一个大眼睛的男孩,正冲着自己微笑,这孩子同样的标致,眼睛很漂亮,也很亮,一看便是聪明的孩子,这让刘主任顿生好感。
“你们找谁呢?”刘主任温和地问道。
“刘主任你好,我们是来办入学的。”安泽辉脸上堆着笑。
“哦,你认识我吗?”
“嗯,去年我陪邻居家的孩子来报到,见过您。”安泽辉去年九月份陪老郭家的大林和小林报到,见过刘主任一面。
“你是两个孩子要入学?”
“不是,就一个,从口内转学过来的。”安泽辉说完便侧身将安飞推到前面。
“刘主任好!我是安飞,从蜀省转过来的。”安飞连忙向刘主任鞠躬。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稻香蝉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多米小说duomi166.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