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笔的大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多米小说duomi166.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拜别了王苏氏我们一行人就直奔云翠山三功书院,骑马出城大约半个时辰就看到了云翠山。果然如张克己所说,云翠山不仅高大巍峨仿佛直插云端,而且山势延绵不绝如同一道屏风横亘在成都府西边。山上竹林茂密,鸟鸣悠悠,氤氲之气若隐若现更添了一份神秘
“张大人这三功书院是什么来头啊?”
“回王爷的话,这个三功书院的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钱矩州,钱仲礼老先生。”
钱仲礼字传书,号莲山遗民,一般尊称他的郡望,钱矩州,是这个时间线里大理国首屈一指的大学问家,号称诗书画三绝。年少得意,不到二十岁就已经参加殿试还名列头甲第五名,之后在官场是平步青云,从翰林院编纂外放县令、别驾、知府、通判、郡守再到吏部侍郎、参知政事,但是二十年前不到五十岁的他缺突然就辞官致仕归隐山林从此不再过问朝堂之事。
当然这是对外的说法,实际情况是当年的丞相张承嗣联络了一众云贵派朝臣认为宋国孱弱契丹势大可以结盟,主张联辽攻宋,人称张党,现在的奇诺丞相就是张党,以参知政事徐发奎为首的川陕派则主张契丹虽然势大但是内部势力错综复杂只可为援不可为盟,宋国虽然战争败多胜少但依然是国力强大不可为敌。当年钱老先生就是徐党的中流。两派原本只是政见不同,后来斗的越来越厉害甚至成了水火之势,以至于在朝为官不问政绩,只看党派。皇帝不堪忍受这种党派倾轧只好对宋辽都采取不盟不攻的柔和政策,罢免了宰相张承嗣和参知政事徐发奎,钱老先生为徐发奎辩解但是皇帝没有理会,从此以后便心灰意冷,不就便负气辞官归隐了。
“没想到钱老先生致仕以后归隐到此处了。张大人是否领教过钱老先生的教诲啊?”
“王爷说笑啦,钱老先生那是哪样人物,我这样愚钝之人哪能有幸受先生的亲自指点。不过……王长史可是钱老先生的得意门生啊。”
“哦?没想到王长史居然是钱老先生的高足。要是钱老先生当年手书一封推荐信那朝廷六部不是随他挑?”
“哎……恐怕就算钱老先生写了信以茂林兄的性格也不会拿出来的”张克己的的神情有些落寞“当年茂林兄也算是师兄弟里最得先生看重的,没想到落得如此下场。”
进山之后又走了五里路才在一片翠绿的竹林间看到了一个书院,书院白墙青瓦,和周围的竹林相得益彰,黑漆的大门紧闭,书院正门上悬挂着一块牌匾,上书四个大字“三功书院”,落款正是莲山遗民。虽然隔着高高的院墙,但还是能听到院子里传来的阵阵读书声,好像有《楚辞》、《诗经》还有时下最流行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在现代人人都要学习的经典名作,在这个时代可是网红流行歌曲一般的存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