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
灵隐寺背靠北高峰,依山而建,寺内建筑呈阶梯状分布。
光济带着李修缘入了山门,穿过天王殿,一路向上,于大雄宝殿之前转右而行,来到了方丈厅所在之地。
又因本寺方丈法名元空,号远瞎堂,是以这方丈厅亦以此为名,唤作“佛海瞎堂”。
到了禅房之外,光济先入室拜见,正见元空长老在闭目修禅,于是笑道:
“光济见过老和尚,老和尚修禅数日,未知有何领会?”
元空长老闻言睁眼,喟叹道:“老僧不会禅,只是识病。所谓见不彻、透不过、动若有碍罢了。”
光济不觉点头,知道老和尚佛法果然又有精深,身为禅宗僧人,却是勘破了“禅机”与“禅病”之别,涉有而不迷,处有而不染,不滞于空。
他也不作进一步深究,只是将自家来意道了出来:
“我归山时,见有人在山门外盘桓不去,一心出家。只是看山弟子认为他尘缘不尽,故而不予放行。我见如此,特意带他入寺,请老和尚处理。”
元空长老缓声道:“既是如此,便请他进来罢。”
于是光济折出门外,带李修缘入了禅房。
李修缘现年不过十八,自幼过目不忘,能目读十行,才学出众。更兼他素近释道,喜看经书,诸子百家,背诵极熟。
于是进了禅房与老和尚一番对答,颇得元空长老喜爱。
而老和尚心头一缕佛性有感之下,也知李修缘与光济一般,皆是与佛门大有干系之人,不可错过。
于是当即命光济通知全寺上下,言说老和尚今日又收了一个徒弟,法名唤作道济。
又让光济领着道济在寺中各处走上一遭,熟悉灵隐寺环境。
光济闻言应了一声,又带着道济向寺中各处而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