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多米小说】地址:duomi166.com

李二终于动了杀心,这是隐忍许久的,于是,整个长安城的气氛,都开始变得凝重起来。

大理寺、刑部连同长安、万年两县,开始在长安大肆捕人,首当其冲的,便是寺院、道观以及教堂,一夜之间,就捕了几十人。

自蝗灾发生以来,这些人每每都以法事的名义,向百姓大肆敛财,以为没人管得了他们,但这笔账却都清清楚楚的被李二记着。

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而现在,明显就是时机成熟了!

长安西市口那里,已经有好久都没杀过人了,但现在一下子就被砍了十几人的脑袋,这还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砍掉脑袋的这些人,不光是那些敛财的二神们,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人,有官员,有儒生,甚至还有商人。

圣人无德,蝗神降灾,这八个字,可不是那些二神们说的,在李二的心中,这些人才是扎在他心头的一根刺,不杀,当真是难消心头之恨!

长安,于是就变得腥风血雨,每天都会有一批人,被带到西市口那里斩首!

然而,相较于长安的腥风血雨,小药村这里,却像是与世隔绝了似的,异常的安宁祥和,就连捕蝗的事情,也被搁置了下来。

反正经过这段时间的捕蝗,小药村这里的蝗虫,也已经捕的差不多了,更何况,长安现在也进不去,即便再捕来蝗虫,也只有被吃的份。

刚好大牛家的房子被烧了,索性,全村的人都帮着大牛家修房子,也免得外面的风雨,波及到小药村这里。

白日里忙活一整天,晚上回来,美美的泡个澡,那感觉,别提有多舒服了,然而,唯一叫徐毅不爽的是,一头的长发让他有些无可奈何。

他就想不通了,堂堂一个大老爷们,干嘛非要留一头长发呢,剃成平头他不省事吗?

但这种烦恼,很快就被孙夫人解决,看见徐毅在哪里披头散发的样子,孙夫人顿时好笑着,过来替徐毅盘起一个髻,再用一个木簪子插上。

于是,刚刚还披头散发的徐毅,顷刻间,就变成了一个翩翩美少年,看着镜子中有些古风帅气的自己,徐毅的嘴,差点都快咧到耳根了。

高兴之余,便将洗发水跟沐浴露,很大方的给孙夫人挤了半罐,刚刚在盘发的时候,孙夫人可是说了好几次的,徐毅当然不能抠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陈曦看着将一块数百斤巨石撇出去的士卒,无语望苍天,这真的是东汉末年?吕布单枪匹马凿穿万人部队,这怎么看都不科学。赵子龙真心龙魂附体了,一剑断山,这真的是人?典韦单人护着曹操杀出敌营,顺手宰了对面数千步骑,这战斗力爆表了吧!这是不是哪里有些不对啊,陈曦顺手摸了一把鹅毛扇挥了一下,狂风大作,叹了一口气,“这是神话吧,我自己都不正常了。”ps:其实这是一篇正经的种田文……QQ群:476971307(老群
历史 连载 4434万字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昆吾
【权谋】+【热血】+【争霸】+【杀伐】“朱由检,安心的去吧,你的一切将由我叶轩来继承,从现在起,我就是大明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祯,朕在这里立下誓言:你朱由检杀不了的人,我崇祯来杀,你朱由检做不到的事情,我崇祯来做,李自成、张献忠造反?那也要看朕给不给他们机会!建奴屠我中原族人?那朕便屠了建奴,亡其种,灭其族!八大晋商私通建奴,为其耳目?那朕便抄家灭族!文人无知、无能、无耻,叛国投敌,那就杀他个天翻
历史 连载 541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9万字
庆余年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历史 连载 564万字
留里克的崛起

留里克的崛起

重生的杨桃
历史 连载 1319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飞被驱逐出军,宗泽被遗弃东京,河北抗金布置被全面裁撤……经过这么多努力之后,满朝文武终于统一了思想,定下了拥护赵官家南下淮甸转扬州的辉煌抗金路线。不过刚一启程,在亳州明道宫参拜了道祖之后,这位赵官家便一头栽入了闻名天下的九龙井中,起来后就不认得自己心腹是
历史 连载 41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