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江南有良臣

神宗是个大孝子,每日必去看望他的娘娘高太后及大娘娘太皇太后;即便外出游玩,他也是搀扶着大娘娘,边说着话儿边缓行慢走。神宗帝虽不是曹太后的嫡亲孙子,但比亲孙还亲,有时退朝稍晚,曹太后就会久久站在屏风后面等候,大内的人私下都说,她祖孙俩的关系,非是亲生而胜过亲生。

这天退朝后,神宗帝按照惯例,要借看望的机会,把自己的苦衷告诉“二后”,向“二后”求教拯救大宋王朝的良方。

神宗先是去了福宁殿,向母后高太后请过安,说道:“娘娘,我们快走吧,要不大娘娘又在盼望了。”

高太后这年三十六岁,生得体态丰腴,满面春风,那双眼睛更是顾盼生辉。她是亳州蒙城人,四岁就被收进宫中,由当时的皇后、现今的太皇太后、也是高滔滔嫡亲的姨娘,一手抚养长大,二人关系极其密切。这日见皇上脸色憔悴,心疼地说道:“顼儿脸色如此难看,还是先回宫休息,本宫代你去看望大娘娘就是了。”

神宗道:“娘娘,那哪行哩,我不去,大娘娘一定是很想念的。”

高太后知道顼儿的一片孝心,也不多说,带着宫女内侍,出了福宁殿,去了慈寿宫。

太皇太后这年五十二岁,是仁宗朝大将曹彬的女儿,十八岁奉诏入宫,第二年九月被册封为皇后。她自幼熟读经史,性情慈爱,处事谨慎,生活俭朴,闲暇时尤喜养蚕。

北宋皇帝为示勤俭爱民及对农事的重视,在皇宫后苑特意建造两座宫殿,一为观稼殿,一为亲蚕宫。每到春种秋收之际,皇帝就到观稼殿观看播种、收刈;皇后作为一国之母,每年春天就在亲蚕宫举行亲蚕仪式,并完成整个一季的养蚕程序。

此时已是春二月,正是准备孵蚕子的日子。这天太皇太后带着一行宫女,到了亲蚕宫,察看孵蚕子的前期准备。

亲蚕宫内并无豪华陈设,只有一顶顶漆得油光水亮的木架,木架上下每隔尺余有一木档,木档上分别整齐地摆着一只只金丝边的竹笾。宫女们此时正在精心擦拭那一只只竹笾内外的灰尘。太皇太后进来,擦拭蚕笾的宫女自是一个个过来拜见。太皇太后这才沿着蚕架边走边看,不时以手在那擦拭过的金丝蚕笾上仔细摩挲一番,叮嘱道:“蚕宝宝最讲究干净,蚕笾一定要擦干净,丝毫不得马虎。”

擦拭蚕笾的宫女回道:“回禀太皇太后,奴婢们一定擦拭干净。”

这时神宗和太后到来,给大娘娘请过安,神宗帝亲热地走上前拉住太皇太后的一只衣袖,亲热地说道:“大娘娘,您又准备养蚕宝宝了?”

太皇太后见孙儿到来,喜得眉开眼笑,说道:“眼看观稼殿那边的桑叶就要抽芽放叶了,这养蚕的事儿能不早作准备?”

说着,对一侍女喊道:“罗芷,快搬椅子让官家坐。”

宫女刚将那紫檀鹅颈椅搬来,神宗急忙拉太皇太后坐,说:“大娘娘,您不坐,顼儿怎敢坐,那岂不是折煞孙儿了。”

太皇太后这才笑道:“我顼儿最是孝顺!”

见罗芷又端来一把木椅,让高太后坐了,问道,“听说辽夏又来要‘岁币’了?”

高太后回道:“是的。但都给了。”

神宗气愤地说道:“那叫什么给了?纯是剜我们自己的肉来补辽夏的肉。”

太皇太后问道:“顼儿,此话怎讲?”

神宗道:“现在国库空虚,哪来银绢给辽夏的‘岁币’?是大臣们为了息事宁人,拿银绢换个一时的安逸,连他们应得的郊祀钱都奉献给辽夏作‘岁币’了。这不叫剜我们自己的肉补他辽夏的肉吗?”

神宗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又说,“娘娘,大娘娘,顼儿刚登大位,辽夏就如此藐视我大宋,顼儿如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那我这大宋‘积贫积弱’的日子到何年才是个头啊?”

说着,那对炯炯发光的眼睛里更是爆发出一股火与泪的光芒。

太皇太后沉吟良久,喃喃说道:“顼儿,为着避免战争,还是忍受着点吧。”

年轻的神宗帝更是两眼喷火,说道:“忍!忍!忍!我们忍的还少吗?我们忍的还不够吗?我的好大娘娘,大宋朝面对辽夏一次次的侵凌、侮辱,我们已忍让百年了,可辽夏却把我们的每次忍让都看成是为了和平吗?在他们的眼中,我们的忍让永远就是一种示弱,一种懦弱,所以他们才敢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我们勒索敲诈!大娘娘,孙儿实在忍不下这种侮辱了!”

太皇太后一震,问:“顼儿想怎样?”

神宗道:“只要他们再敢凌辱我大宋,朕就出兵还击!”

太皇太后一阵哆嗦,又搬出那句老话:“顼儿,这如何使得呢?打起仗来,如果赢了,只不过是赢了一点面子上的事;可万一失败,那就是我大宋的生灵涂炭啊?”

高太后更是急了,忙说:“顼儿,你刚登大位,如何就说出这样的话呢?要是这仗能打的话,先王们不是早就打了,还会等到你吗?”

神宗说:“他们有他们的想法,顼儿有顼儿的想法,对那些好战、好侵凌他国的人,不给他拳头的教训,他们永远都会把我大宋看成是一只最好拿捏的软柿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多米小说【duomi166.com】第一时间更新《天下可为》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宋第一状元郎

大宋第一状元郎

日日生
靖康前夕,大宋歌舞升平,汴梁春风糜烂。穿越到一个远近闻名的守正君子身上,杨霖走到哪都是一片敬重的目光。可是他的本性已经快要掩盖不住了...
历史连载277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飞被驱逐出军,宗泽被遗弃东京,河北抗金布置被全面裁撤……经过这么多努力之后,满朝文武终于统一了思想,定下了拥护赵官家南下淮甸转扬州的辉煌抗金路线。不过刚一启程,在亳州明道宫参拜了道祖之后,这位赵官家便一头栽入了闻名天下的九龙井中,起来后就不认得自己心腹是
历史连载418万字
枭臣

枭臣

更俗
现代人谭纵含冤而死,英魂不散,意外回到一个陌生的历史时空中去,成为东阳府林家刚考中举人、性格懦弱、有些给人看不起的旁支子弟林缚。还没来得及去实现整日无事生...
历史连载833万字
狼群

狼群

刺血
一次意外的劫持,一场殊死的搏杀,将一个平凡的中国学生带入了战火纷飞的生命历程。血腥仍在继续,死亡就在前方,生存成了战场上所有人的动力。与此同时,人性、伦理...
历史连载109万字
将军好凶猛

将军好凶猛

更俗
大越天宣五年,帝国真正的强敌,不再是同样腐朽、衰弱的党项人、契丹人,而是新近崛起于阴山南北的赤扈人。满朝文武没有人意识到这点,却一心奢想与赤扈人联兵,攻伐契丹、党项,以雪前耻,夺回百年前丢失的故土。前御史中丞王禀阻挠联兵,以不恭之罪,被贬唐州,途经桐柏山,为政敌枢密使蔡铤所遣刺客追杀。靖胜军将卒后人、少年徐怀脑海里意外觉醒一段陌生的后世记忆,鬼使神差救下王禀,卷入波澜诡谲的刺杀案中…
历史连载445万字
抗日之铁血战魂

抗日之铁血战魂

鹰隼展翅
薛剑强被一发160毫米迫击炮炮弹炸回了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年代……回到那年代后他的第一个志向就是赶紧找件棉大衣穿上,抵御这刺骨的寒风,然而从日军尸体身上扒下...
历史连载37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