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字的李世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多米小说duomi166.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镇疆军团整装待发,准备全军离开江南、返回西疆鬼漠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帝都。

一时之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大家都在探讨这支圣唐第一王牌主力的动向和意图。

外戚集团的官员普遍认为,李江遥这纯粹是欲盖弥彰,说要率兵西去,其实真正的目标是帝都。

几十万刚刚大获全胜的虎狼之师自江南而来,对京畿毫无威胁?简直开玩笑。

与之相同,那些暗中反对皇后干政的大臣们,也认为李大都护此次的目的,是要勤王救驾,彻底推翻那些阴谋弄权的外戚乱党,拨乱反正,重振朝纲。只不过,跟外戚官员们惶惶不安大不相同的是,这些朝臣一个个开心的不得了,感觉总算看到了希望。

也正因为如此,一场关于准不准许镇疆军借道关中、返回西疆的争论,在朝堂之上愈演愈烈。

已经被后族实力彻底把持的兵部和都督府,极力主张将镇疆军阻拦在潼关以东地区,甚至是连中原腹地都不要让他们轻易进入。否则一旦事情有变,势必会直接威胁帝都安危。

对于这个说法,文官集团表达了强烈反对:自己的军队,又是刚刚平定江南叛乱的有功之臣,为何要像防贼一样防备镇疆军?即便是以前帝君亲政之时,都不曾如此对待大都护李江遥,怎么皇后娘娘一临朝听政,朝廷对功勋部队的态度就忽然如此天差地别,难不成心里有鬼?

更重要的是,李大都护在上表帝都的奏疏中说的很清楚,他是担心西大陆爆发的战事,有可能波及西疆地区,所以才决定率军返回,以便加强戒备。

这种不辞辛劳、为国守土的忠心之举,兵部和都督府为何要横加阻拦?从职分上讲,你们难道不是最应该担心西部边疆稳定与否的人吗?

文官们词锋犀利,讲得又是正理,顿时把兵部和都督府怼得哑口无言。不过,争论双方心里又都非常清楚,李江遥大军过境,多半没那么简单,搞不好就真是冲着帝都而来,到时候准得惹出大乱子。

只是,这个想法谁也不好明讲,唯有遮遮掩掩,各自假装不往这个方面去想或不往这个方面去说。

吵到最后,皇后程雯强行做了决定:江南反叛余孽未尽,镇疆军任务未完,不得擅自西返。何时同意其全军离开,待朝廷商议妥当后另行决定。

这个意见,由中书省拟出圣旨,门下省核准,经尚书省传达镇疆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回到明朝当王爷

回到明朝当王爷

月关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精品】阴差阳错间,乌龙九世善人郑少鹏回到了大明正德年间。那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既有京师八虎的邪恶,又有江南四大才子的风流,还有大儒王阳明的心学,再加上荒诞不经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浑浑噩噩中踏进这个世界的主角,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命运,周旋在这形形色色的人物之中。东厂、西厂、内厂、外廷之间的纷争;代天巡狩清除贪官的故事;剿倭寇、驱鞑靼、灭都掌蛮、大战佛郎机;开海禁、移
历史连载677万字
国公凶猛

国公凶猛

浪子边城
宁见阎王,莫惹沈傲!他是发明家?他是天才诗人?他是勋贵?他是权谋者?但他更是惹不起的疯子,上到太子皇子,下到臣子藩王,在有外族异邦,谁都知道大乾王朝有一个是绝对不能招惹的存......在。拳打北狄、脚踩南越、剑挑东瀛、刀砍西蛮,国公出手,无人匹敌!沈傲的出现让大乾王朝变得丰富多彩,他这一个小水花的现身,又会给这片大海引来何等的变化呢?国公凶猛带你走入一个不一样的历史。爽文,打脸文、希望博您一乐浪子
历史连载597万字
终宋

终宋

怪诞的表哥
【新书《满唐华彩》已发】终宋一朝都未收复燕云,终宋一朝皆被外敌欺侮……南宋将亡之际,那些终宋一朝都没能达成的伟业,他要做到。
历史全本657万字
长安春

长安春

盐放少许
最是难忘长安春,那年今日风归尘,此去别离空余恨,片片柳絮祭芳魂。现代好青年柳逸,正在思索着是带奔现女孩开房呢,还是先吃饭时,飞来横祸被打进了隋朝,迎接他的将是什么?是财富还是权力?他的奔现女孩又去了何方?这一切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时空的错乱?敬请观看盐放…
历史连载157万字
暗弓

暗弓

欧洲的阳光
现代社会,主角凭着一把中国传统弓,在全球惩恶扬善,杀伐黑帮、消灭金三角等几个国家大毒枭,过硬的射箭技术在索马里和海盗周旋,和军事强国特种部队过招。本文不YY,尽量力求写实。以半吊子的水平弘扬传统弓文化。
历史连载38万字
明祀

明祀

南乡书生
太祖起于乞讨之中,手捧半片陶碗,芟夷宇内群凶,驱逐蒙元鞑虏,兴复华夏衣冠,克定皇明万世!是夫长叹:“吾本淮右一布衣,天下与我何加焉?”时逢正德帝宫车晏驾,朱厚熜奉命入佻宗庙,秉政大明,牧守四方。然内有杨廷和权势熏天,外有夷狄侵扰不绝,如此局面,后世而来的朱厚熜,又该如何中兴明室?
历史连载6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