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杰文斯
《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4)》转载请注明来源:多米小说duomi166.com
威廉·杰文斯(1835—1882年)是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和逻辑学家。他出生于利物浦一个制铁工程师家庭。15岁进伦敦大学学院学校学习,一年之后,进入大学学院学习化学和植物学。1853年至1859年辍学去澳大利亚一造币厂任检验师。1859年返回英国继续在原校攻读文学士和硕士学位。1863年在欧文斯学院(后改名为曼彻斯特大学)取得助教职位,三年后担任逻辑道德哲学及政治学教授。1875年转任大学学院政治经济学教授。1882年杰文斯在游泳时不幸淹死,年仅47岁。
杰文斯约从1858—1859年开始对经济学、统计学、逻辑学及社会问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留下许多著作。在他所称的“纯经济学”方面主要有《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在应用经济学方面有《黄金价值的剧烈下降及社会影响》(1863)、《煤的问题》(1865);在社会问题方面有《国家与劳工的关系》(1882)等。
在西方学者看来,杰文斯的主要成就是独创了边际效用需求学说,据此重新解释了交换价值或价格理论和分配理论,是19世纪7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说史所谓“边际革命”的三位创始人之一(另外两位即门格尔和瓦尔拉),他极力倡导数学方法在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运用,成为经济学数理学派的创建人之一;他试图将纯经济理论与统计材料结合起来,为计量经济学的产生开辟了道路。
《政治经济学理论》是杰文斯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导论:经济学的方法论
杰文斯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量,如供求规律考察商品的需求和供给的数量及其价格的关系,因而它的性质是一门数学科学;借助于数学符号及数学推导能够比文字更为便利地处理经济学中的量与量之间的复杂关系。
快乐与痛苦理论
杰文斯说,在计算快乐和痛苦的量时,应考虑感情的强度、持续性、不确定性及远近性等因素。
效用理论
杰文斯认为,经济学理论必须从正确的财富消费及效用理论出发。因为,人们为了消费才去劳动和生产,消费的种类与数量决定产品的种类与数量。他认为,商品是可引起快乐或避免痛苦的物理对象或行为,商品能够为人服务的抽象性质称为效用。效用不是物固有的属性,其产生与人的需要密切相关。一商品的各部分的效用不会是相等的。杰文斯把现有商品量中那个极小的或无限小的最后增量或可能增量的效用程度,定义为最后效用程度,其变化的一般法则是,随商品量的增加而递减。这就是杰文斯所谓的最后效用程度递减原理。他认为,经济学理论就是设立在这一原理上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竭宝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多米小说duomi166.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