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施穆勒
天才一秒记住【多米小说】地址:duomi166.com
古斯塔夫·施穆勒(1838—1917年)是德国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新历史学派创始人,出生于官吏家庭。1860年毕业于杜宾根大学。毕业后曾任哈勒大学政治学和政治经济学教授(1864—1872)、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1872—1882)和柏林大学教授(1882—1913)。1884年任普鲁士枢密院顾问,1887年当选为普鲁士议院议员。主要著作有:《关于法和国民经济的根本问题》(1875)、《一般国民经济学原理》(1900—1904),1881年起主办《施穆勒年鉴》,并于1911年完成了《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学和方法》一书。他认为经济组织不外是由经济法规和伦理所规定的生活秩序,经济现象既是自然的技术关系,又是伦理的、心理的关系,国民经济学是一门介乎应用的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之间的科学,主张运用历史统计方法,对个别经济历史进行调查研究,建立历史的伦理主义的经济学。1873年创立社会政策协会,鼓吹阶级调和,提倡社会改良。由于参加协会的成员大都是教授,他们的主张被称为“讲坛社会主义”。
施穆勒经济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否认客观经济规律
施穆勒极力否认社会存在普遍的客观经济规律。他提出,国民经济由各种因素所构成,除自然的、技术的因素之外,还有精神的和道德的因素,这些因素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并相互影响和制约,因此,“企图找出国民经济中力量作用的一个最终的统一的法则,说到底是没有的,也是不可能的。”(《资产阶级庸俗的政治经济学选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59页)他认为,研究经济问题必须在努力收集大量的历史和当前的资料后,运用历史归纳方法进行分析整理,才能得出若干应有的结论。他主张继续采用旧的历史学派的历史归纳法作为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本方法,但他比他的前辈走得更远,他不仅否定普遍经济规律,而且否认在每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规律性。为了对各个时代和各个民族的经济状况进行专项研究,他用历史统计方法取代旧历史学派的历史推理方法,满足于搜集各个行业和个别城市的历史统计资料,而不做任何理论分析和概括。施普勒否定客观经济规律存在的观点是十分荒谬的,他不仅否认了政治经济学这门科学,更重要的是否定了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必然性。他所鼓吹的历史归纳法及其历史统计方法也是完全错误的,他和科学的历史方法毫无共同之处。他在经济研究必须搜集各种资料和研究个别制度的幌子下,否定科学的抽象演绎和理论概括,这就决定了他不能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任何科学的解释。
强调心理因素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那年花开1981》《北齐怪谈》《惶惶》《灾变卡皇》《任务又失败了》《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天命在我》《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红楼之平阳赋》《大奉打更人》
《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4)》转载请注明来源:多米小说duomi166.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