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艺术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当代科技发展对艺术的影响问题,已成为艺术学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艺术与科学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两者之间存在根本的区别,然而人类自出现文明以来,两者就牵扯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现代新技术革命使科技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文化生活,对现代艺术也产生了更为复杂的影响。

近年来,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讨论,作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已有不同的学术机构举办研讨会,许多知名的美学家、艺术家甚至科学家,也都在思索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了大量关于两者的具有精辟见解的观点和著作。比如日本当代最有影响的三位美学家:今道友信、竹内敏雄和川也洋,都曾经著书立说,探讨艺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的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也曾说:“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的,没有情感的因素和促进,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没有智慧的情感,能够达到完美的意境吗?”“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都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他积极发起和组织“93北京科学与艺术研讨会”,撰写著作《科学与艺术》;除此之外,国内关于两者关系的探讨也有大量图书出版,比如吉林人民出版社的“大美译丛”,包括《艺术与物理学》《美与科学革命》《天体的音乐》等;上海科学出版社也出版有:《墨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华夏出版社出版的《科学与艺术中的结构》等著作。进入电脑网络,键入关键字“艺术与科学”,关于两者关系的古今讨论,更是不胜枚举。这样一种信息获取手段,给我们带来了多样化的精彩讨论,但点击鼠标呈现出来的这些开放性的观点,往往“各说各的话”,研究者在基本概念、范畴、问题上自由言论,没有形成真正的对话和交流,从而给艺术学初探者造成严重的知识负担。

古典文化中的艺术与科学

讨论艺术与科学的关系,首先得清楚两者的概念。一般的,我们所认为的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如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它研究自然,并试图寻找自然发展的各种规律。而艺术,主要包括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等门类,属意识形态范畴,以努力发掘人类主观审美活动为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科学”和“艺术”,与历史上的概念大相径庭。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叶欧洲各学科开始分化独立的时候,在此之前,科学研究常常以自然哲学的名义出现。而回顾西方在18世纪关于“艺术”的解释,当时的知识分子眼里的艺术,远远比现代概念丰富,他们认为艺术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包括了“生产力”、机械、“焰火制造术”,以及关于民族工业产品等等方面。如果再往历史深处索源,希腊、拉丁语中的艺术这个名词:arts,指诸如木工、铁工、外科手术之类的技能或类似技艺。总之,古典文化中,艺术与实用技术,与美,与道德都有一定的关系,艺术与科学处在和谐发展、并行不悖状态当中,两者密切联系,相互融合,并且达到了非常完美的程度。

这里有大量的实例为证: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美是和谐”的思想,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在数学研究中发现了弦的长度与音调有一定的关系:在相同张力的作用下振动的弦,当它们的长度成简单的整数比例时,击弦之声是和谐的。毕达哥拉斯对自然的科学观察却得到了一个审美的结果,难怪G·W·莱布尼兹说:“音乐是人类灵魂从计数中感受到,而没有意识到这是计数的那种快乐。”而另一位学者J·J·西尔威斯更直接地说:“难道不可以把音乐描绘为感觉的数学,把数学描述为理智的音乐吗?”毕达哥拉斯学派把音乐里出现的这种数与和谐的原则,当作宇宙中万事万物的根源,并提出了“黄金分割”的理论,同时将这一原理运用到建筑、雕刻等其他艺术门类中,以确定美的标准。

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更是达到完备的状态。比如绘画方面的艺术成就,朱光潜先生就曾经说:“意大利绘画在文艺复兴时代之所以能达到欧洲第一次高峰,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进展的结果。当时一些重要的艺术家都同时是科学家……文艺复兴时代对形式技巧的追求,尽管有它的形式主义的一面……它毕竟是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进步运动,因为它使艺术技巧结合到自然科学,实际上起了推动西方艺术向前迈进的作用。”达·芬奇就是这个时代最出色、最典型的集艺术与科学于一身的巨人,研究他留下的大批手稿,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遗产既可以当作艺术品来欣赏,同时又能处处发现他隐藏的科学断想。其中有关花卉的习作,不但精确地描写了植物的生命,还体现了植物向日性与向地性的科学含义。在他的手稿中,还有一个住宅小区的模型,是他设计的心目中的理想小城:把小区同河流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小区的用光、用色,以及环境、生态等等设计,即便是在500年后的今天看来,其科学性也可与现代住宅小区媲美。达·芬奇还有诸多研究人体解剖和比例的速写与分析草图,在大量数据分析中,我们不得不与他同样惊叹人体是造物主赋予的最精美、最奇妙的杰作。达·芬奇的艺术表现了机械、军事、植物学、解剖学、地质学、地理学、水力学、空气动力学、光学等方面的天才想像和创造力,他将自然科学成果运用到艺术领域,同时又以科学的思维方法促进艺术审美心理的建构,他始终坚信:无论艺术还是科学,最首要的本领是以眼睛去观察。达·芬奇的这种信念也正是文艺复兴时期特有的文化情境,大量的艺术家极力客观地观察自然、反映生活,认识到艺术是模仿自然、再造第二自然(达·芬奇用过“第二自然”这一术语),应该把艺术摆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德国文艺复兴艺术家阿尔伯特·丢勒(AlbrechtDurer)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这样一种社会风气,恩格斯(FEngels,1820—1895)就曾高度评价过他,认为他是“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并且将他与达·芬奇并称。丢勒热爱数学,他仔细研究过比例问题,并用于对透视法、对光线和阴影等技法问题的创新研究,他说:“美究竟是什么我不知道,”但他认为这个问题可以用数学来解决:“如果通过数学方式,我们就可以把原已存在的美找出来,从而更接近完美这个目的。”丢勒的艺术创作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精细、讲究科学和数学。

直到19世纪,欧洲人开始对艺术与科学的联姻提出诸多质疑,问题来自于自然科学飞速发展对传统观念带来的挑战,社会进步带来学科的细化和分工,然而细化和分工又使科学与艺术背道而行,艺术在追求审美中逐渐舍弃对自然客观规律的探究,科学在追求客观规律时,又在舍弃事物的丰富性,忽视孕育其中的审美情趣。不过即便是这个时候,也有大量的文艺家大力疾呼艺术与科学的和谐关系,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就认为:“诗是一切知识的生命和精华;它是整个科学脸面上热烈的表情。”英国著名风景画家康斯泰勃尔(John·Constable)也宣称要使风景画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画画就是实验!

总的来说,在古典文化当中,艺术与科学的分界线并不明显,两者甚至长期处于混沌的状态,它们开始分家则是晚近的事情。

近代文化中的艺术与科学

近代人类社会对科学技术倾注了巨大的热情,科学技术也使人类摆脱愚昧贫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正如恩格斯说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但马克思也看到了“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烁。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尽管科学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但不一定会给人类带来幸福与美,科学发展的结果,使人摆脱自然控制而获得解放,同时也使人失去了自然环境与自然本性,与自然界相分离,依附于机器,造成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分离,造成人的精神世界贫乏,丧失精神家园,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艺术开始被逐渐剥离宗教的、权力的、实用的功能,而开始纯粹成为具有内在创造与审美价值的特殊的人类精神产品,而科学研究则成为一种机械的知识产出活动,受雇于预测和控制的要求。社会生产力快速进步的同时,带来的却是如希勒等人所说的“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分裂。

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对立面日益明显,有如彭吉象先生在他的著作《艺术概论》中所总结的:两者的对立表现在实质上、目的上、思维上、具体操作中、成果上等等方面:“从实质上讲,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总和;艺术是人类进行审美创造的最高形式,从目的上讲,科学求真,它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艺术求美,它的任务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从思维方式上讲,科学主要运用抽象思维,强调理性因素;艺术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强调情感因素。从具体操作来讲,科学应当客观冷静地对待事物,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艺术则是一种主观色彩很浓的创造活动,它除了反映生活外还评价生活与表现情感。从成果上讲,科学理论应当具有普遍性,放之四海而皆准;艺术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艺术与科学的这些本质区别,应当说自人类产生这两种文化现象以来就一直存在,只是在古典文化当中,两者在文化心理上是相一致的,更多的人相信科学研究工作就像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其中都充满了激情,突现了真理和意义。而近现代以来,在科学的名义下,工业社会造就了一大批丧失个性的,没有审美情趣的,标准化的人,越来越细密的科学探究却往往使人迷失心灵的方向,验证了一些哲学家预见的“无意义”感和“荒谬”感。科学的单方面发展造成了非人性化的弊端,如与植物打交道的生物学家,植物在他们眼里常常只是一种认识意义上的关系,无所谓形态上的美与丑,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家关心的是植物基因或植物碎片,却可能忽视了宏观层次上的自然美。而艺术的单方面发展也付出了代价,突出表现是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过度宣泄和滥用情感。

艺术与科学,曾经那样志同道合,却因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在文化心理上背道而驰了,特别是在一些敏感的学者眼里,两者的关系发展显得更为悲观。希勒(FriedrichSchiller)在19世纪快要来临时痛苦的预警:“如今是需要支配一切,沉沦的人类都降服于它那强暴的轮下。有用是这个时代崇拜的大偶像,一切力量都要侍奉它,一切才智都尊崇它。在这架粗糙的天平上,艺术的精神功绩没有分量,失却了任何鼓舞的力量,在这个时代的喧嚣市场上,艺术正在消失。甚至哲学的研究精神也一点一点地被夺去想像力,科学的界线越扩张,艺术的界线就越狭窄。”的确,科技革命带来极大丰富的物质世界同时,是以精神食粮为代价,人类生活似乎显得得不偿失。然而,这种终极意义的困顿,很快就因文明的又一次迅速进步而消解。

艺术与科学分裂的结果,只会给社会、给人类带来更多弊端,分裂的关系需要修正,随着各学科的进一步完善要求相互之间交叉整合,大量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开始重新倡导艺术与科学的统一,意识到艺术与科学在深层内核上,在终极目的上仍然保持着一致性,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这个世界可以由乐谱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抖音中文网】《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文豪1978》《顶级坏种为我俯首称臣》《全民星海时代》《天倾之后》《种花家的兔子[星际]》《重生之贵妇》《国医》【梦幻文学

多米小说【duomi166.com】第一时间更新《多姿多彩的艺术文化(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文豪1978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社畜林朝阳为了工作忙的连相亲都没时间,穿越后娶了知青点最美的女知青陶玉书。以为是抱上了美娇娘,结果对方考上大学后便断了联系。家里人为此饱受闲言碎语的困扰,林朝阳却满不在乎,改革......
其他 连载 174万字
顶级掠食者

顶级掠食者

by水千丞
真正的顶级掠食者,掠夺最好的生存资源,捕食最顶级的猎物188男团第11本来啦~
其他 全本 64万字
带枪出巡

带枪出巡

欲晓
男男现代正剧年下受腹黑攻【严楚x姜词】【双性生子产乳】1V1大概就是一个身为特警队长一直告诉自己我要矜持我得端着不行我不能沦落的双性冰山受被他家“小警员”捅到边哭边发浪一次又一次被干大肚子操到奶水四溢的故事。
其他 全本 29万字
入骨温柔

入骨温柔

倪多喜
1.沈雁笙一直以为自己不喜欢陆景策,直到有一天听人家说,某集团大佬有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陆景策,她当天晚上气得饭都吃不下,回房就锁了门。晚上陆景策回来,从书房拿了钥匙,开门进她卧室,坐到床边,俯身把她从睡梦中吻醒。她没好气地看他,他却笑得愉快,还好意思问:“吃醋?”2.沈雁笙和陆景策一直地下恋,主要是她还没想好怎么跟爸妈解释他们俩的关系,导致她爸妈一直以为她单身,擅自做主骗她去相亲。偏偏某人那天正好
其他 全本 31万字
山海提灯

山海提灯

跃千愁
女人握着少年的手,手把手教他写出了“师”,于是少年有了姓。山海提灯,与皓月争辉!
其他 连载 136万字
第一夫人

第一夫人

君太平
如果你遇上一个粗鲁、野蛮、一身麻匪气儿的男人咋办?咋办?裹吧裹吧拖XX啊!如果你要死不死正好前途无量咋整?咋整?照样拖XX!【注:故事发生在另一个平行世界,这里的一切跟现实世界相同......如有地名雷同,纯属巧合。】
其他 全本 142万字